房地產在止跌回穩中構建發展新模式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定調。其中,穩樓市仍然是明年房地產工作的主基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顯示出中央穩樓市的堅定決心,并強調了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自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部署之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等多部門緊密協同,存量政策持續落實,增量政策陸續出臺,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簽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交易網簽量同比增長0.9%,連續15個月下降后首次實現增長;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總量同比增長3.9%,連續8個月下降后首次實現增長。10月份的樓市出現了止跌回穩的跡象。
11月份樓市在10月份的基礎上繼續回暖,止跌回穩態勢延續。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17個,比10月份增加7個;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10個,比10月份增加2個。
預計,12月樓市止跌回穩的行情有望繼續,政策的持續發力將帶動預期修復,在年末房企沖刺銷售業績、加大推盤力度的背景下,樓市將繼續呈現回暖態勢。
應該看到,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落地見效的同時,樓市筑底企穩還需要一個過程,政策仍需從供需兩端繼續發力,致力于樓市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從需求端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當前,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范圍不斷拓展,疊加逐步解除核心城市限購、優化首付、利率及稅費相關政策,將充分挖掘和釋放住房的需求潛力,這不僅有助于改善城市居住條件,也是刺激樓市需求的重要措施,有望在明年比較顯著地拉動新房銷售。
從供給端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處置存量商品房工作”。這意味著明年土地供應將嚴控增量和優化存量,通過專項債等方式收購存量閑置土地和商品房,避免過度供應導致的市場失衡。
值得指出的是,穩樓市政策不僅提出從供需兩端發力,還強調促進房地產向發展新模式轉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關基礎性制度”。
目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供給總量基本得到滿足,但結構性不足問題仍然存在。以往房地產追求速度和數量的發展模式已不適應當前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要求,需要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這是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就是要加快改革完善商品房銷售及土地、金融、財稅等基礎性制度,以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目前,包括建立租購并舉住房制度、完善“市場+保障”住房供應體系、預售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多項試點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可以預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房地產的政策舉措,不僅能積極防范化解當前的房地產風險、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還將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關基礎性制度,帶來樓市長期穩定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