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電力賦能“綠色暖冬” ,新型供暖方式加快進入居民小區
包河供電分公司客戶經理協助用戶巡視小區能源機房
12月5日,記者從合肥供電公司獲悉,地源熱泵、電蓄能空調等新型供暖方式正加快進入合肥居民小區,用上綠色新能源環保又省錢。今年全市已有累計69個新型供暖(冷)方式項目落地,預計年節約高峰時段用電量超1500萬千瓦時,截至11月底,全市電能替代總量達630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80萬噸。
小區“配上”國內新一代地源熱泵系統
12月5日,在濱湖新區高速尚宸院小區地下一層,包河供電分公司客戶經理黃奇協助用戶巡視能源機房供電設備,確保居民能夠溫暖度冬。
在能源機房內可以看到,這里密布著一組組進出循環水管,各類儀表、監控裝置和地源熱泵機組相連接,多位工人師傅正抓緊時間進行設備調試工作。高速尚宸院小區的“暖氣”就是通過這里生產出來,經管道輸送至每家每戶,確保寒冷冬季室內保持舒適溫度。
高速尚宸院小區有526戶住宅,如果冬季住戶們集中使用大功率電器取暖,不僅費用高、能耗大,同時也會增加用電高峰期間電網負荷壓力。為此,該小區建設單位結合實際情況,建設了國內新一代地源熱泵系統,提供冷、暖雙供服務。
“我們在地下120米深處打井600多口,利用最小電力驅動,提取地下20攝氏度左右恒定溫度,通過四臺地源熱泵機組進行‘能量轉換’和輔助加熱后,經管道將‘溫暖’輸送至住宅內部。”安徽省高速濱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助理張亞飛介紹。
節約費用支出還可實現綠色低碳取暖
今年初,張亞飛向包河供電分公司提出用電報裝申請。黃奇和技術人員上門勘察現場后,制定了最佳供電方案。“小區開閉所和地下能源機房分別從不同電源點供電,用電高峰期相互不會產生影響,進一步提升了供電可靠性。”黃奇說。
11月中旬,高速尚宸院小區能源機房正式建成,計劃于12月中旬具備采暖條件。由于時間緊迫,包河供電分公司為該項目開通綠色通道,客戶經理團隊多次上門開展聯合驗收,協助用戶對設備進行安裝工藝檢查和隱患消缺,完成電能表安裝等工作。12月1日,能源機房實現順利送電。
根據測算,和傳統空調等供暖系統相比,高速尚宸院小區地源熱泵系統每年采暖季平均節約用電40%以上,用電高峰期間最大可降低50%左右用電負荷,不僅為住戶節約了費用支出,同時實現更綠色、低碳取暖。
積極推進全社會清潔取暖落地
雖地處淮河以南,但合肥冬季同樣寒冷潮濕,居民百姓對于采暖需求不斷加大。針對這一情況,合肥供電公司不斷推進全社會清潔取暖落地,強化迎峰度冬期間電網安全運維,讓城鄉取暖變得更加環保經濟。
在城市范圍內,合肥供電公司積極推動新小區、集中辦公區加快應用地源熱泵、電蓄能空調等新型供暖方式,及時協助客戶落實優惠電價政策,降低用能成本。在農村地區,越來越多居民在采暖方式上選擇“以電代煤”,電力負荷增長迅速,該公司還持續推進農網升級改造,大幅提升農村地區供電可靠性。
“今年以來,我們累計助力69個新型供暖(冷)方式項目落地,年節約高峰時段用電量超1500萬千瓦時。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電能替代總量達6300萬千瓦時,相當于替代傳統燃煤775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80萬噸。”國網合肥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趙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