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例垃圾焚燒發電廠余熱供暖項目竣工
為充分發揮區域內地熱、工業余熱資源,推動能源系統優化和梯級利用,天津市積極開展清潔能源供暖行動。11月5日,東麗區大畢莊地熱+余熱清潔供暖改造項目正式竣工,荏原為該項目量身定制的溴化鋰吸收式熱泵解決方案 ,實現了對傳統燃氣供熱的革新替代,為當地居民溫暖過冬提供了有力保障。11月13日已正式供熱,實現電廠余熱+燃氣鍋爐調峰的供熱模式。
大畢莊供熱站覆蓋片區供熱面積約500萬平方米,今年熱源由之前的燃氣鍋爐切換為垃圾焚燒電廠余熱。
在中節能垃圾焚燒電廠內,供熱首站與電廠主體建筑對面而立,電廠通過環保技術焚燒處理垃圾發電后所產生的余熱由主管道進入供熱首站。
供熱首站里,暖流撲面而來,1臺透平熱泵機組和2臺溴化鋰熱泵機組,以及4臺400千瓦循環泵馬力全開,對余熱進行最大程度梯級利用。
“電廠余熱進入供熱首站后,會經過三級利用,對于電廠冷卻水這種低品位熱源,我們依然能從中提取熱能。”中石化新星綠源天津公司生產技術部經理張松介紹,通過充分梯級利用,基本能實現投入1份熱量產出約6份熱量,使整套系統能效比達到5.9左右,可謂國內工業余熱利用的超前水平。
中石化新星綠源天津公司總經理周廣新告訴記者,該項目是天津市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同時也是我國首個利用垃圾焚燒電廠余熱進行梯級利用的居民供熱項目,不僅能讓百姓家中的供熱體驗得到提升,更能實現電廠、供熱企業共贏。
項目利用中節能與天津泰環兩座電廠余熱,新建中節能、泰環供熱首站2座,大畢莊換熱站1座,新建直徑800毫米的供熱管網12公里,可滿足500萬平方米用戶用熱需求。
中石化新星綠源天津公司市場運營部主管崔宇星給記者算了筆賬,通過更換熱源,政府每個采暖季可節省燃氣補貼5000多萬元,電廠也能將原來需要投入真金白銀進行冷卻排掉的余熱作為產品出售,提高收益。同時,利用余熱可以減少使用燃氣3000萬立方米,使供熱企業能源運行成本大幅降低。
算完經濟賬算環保賬,該項目每個采暖季還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9.33萬噸、二氧化硫0.97噸、氮氧化物2.43噸,為我市實現節能降碳貢獻力量。
對于用熱戶,更重要的是算民生賬。新村北里張阿姨家是邊角戶,往年供熱效果一般,今年卻不一樣了。老兩口在家穿著秋衣秋褲感到舒適,張阿姨說:“以前在家得穿防寒服坎肩。”
暢通居民供暖“最后一公里”,伴隨熱源更換,供熱企業在供熱季來臨前,配合區城管委推進“冬病夏治”“民心工程”“兩新”工作。
- 下一篇: 國祥為農業領域提供解決方案
- 上一篇: 海信家電迎來新掌舵人:高玉玲接任董事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