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o-Stratos GIGA 2.0-I與德國男子八人賽艇隊一較高下
2024年法國巴黎奧運會在北京時間昨日凌晨正式開幕!備受關注賽艇比賽將于7月27日至8月3日在風景優美的馬恩河畔韋爾航海體育場舉行。威樂集團所贊助的德國男子八人賽艇隊也將參與到獎牌的角逐之中。
此前,德國男子八人賽艇隊曾在倫敦奧運會上獲得冠軍,與其核心贊助商威樂一起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功。那么成功的背后蘊含著什么樣的科學原理呢?
這一切都關乎于效率和平衡。
如果你把這個微小卻重要的細節轉移到威樂所出品的水泵產品上,那么你可以很快地找到相似之處。高效泵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它擁有更好的水力系統,能耗更低。
那么,以上的判斷對于Wilo-Stratos GIGA 2.0-I智能水泵和德國男子八人賽艇隊而言,真的如此么?
我們特別采訪了威樂集團產品經理J?rg Keller,以及精英運動員Julius Christ和S?nke Kruse,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真知灼見吧。
*Wilo-Stratos GIGA 2.0-I智能水泵
提問 解答
Q1:Keller先生,在我們面前的是威樂出品的Wilo-Stratos GIGA 2.0-I,世界上第一臺智能干轉子高效泵。您在這款水泵的開發過程中主要關注了什么?
J?rg Keller:“在開發這款水泵時,整個項目小組通過多個維度的創新及精雕細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工作效率。其中包括優化水力設計,材料科學,減少摩擦及嚴格的質量管控等等。電機作為核心驅動部件,是水泵的心臟,我們選擇了與應用相關的最節能的電機。最后,我們將產品的各個方面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對水泵的遠程監測與控制。”
Q2:可以感受到威樂集團在研發的投入及關注度一直都居于高位,請問您是如何衡量產品效率的?
J?rg Keller:“水泵的效率通常使用效率系數來衡量。效率表示輸送的功率與消耗的功率之間的比率。效率系數越高,代表水泵的工作效率就越高。泵的水力效率則可以用所謂的“MEI值”來進行衡量(MEI:水泵的最小能效指標Minimum Efficiency Index)。電機則有不同的能效等級,其中最高的就是所謂的“IE5”等級。水泵的選型同樣至關重要,我們需要從可選用的水泵類別中選擇出一款其最佳效率點可覆蓋實際應用系統運行點的水泵來。”
Q3:看來水泵與“效率”相關的點有很多。在系統運行的過程中,我們是如何獲得關于效率的反饋的?“智能型水泵”可以獨立完成這項任務嗎?
J?rg Keller:“完全可以。水泵可以通過數字化方式傳輸其功耗、流量、壓力、溫度及震動等運行數據。這些反饋可以在水泵的顯示器或其連接的設備(如智能手機等終端)中有效識別出來。這也就意味著水泵的工作狀況可以一覽無余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并可相應進行調整和優化。”
Q4:“縱觀現在的水泵市場,你會看到不同類型、規格和應用領域的水泵產品及解決方案。是否其中的某些更適合作為高效產品,而有些泵則不太適合?”
J?rg Keller:“水泵采用更高效的電機,更高效的水力系統總是有助于節約能源。這意味著許多泵都可以被設計及制造成為高效的。當然,實現水泵高效運行的方式方法還有很多。在流量和壓力可變的系統中,變頻泵可以實現最高的節能效果。討論過Wilo-Stratos GIGA 2.0-I有關效率的方方面面。那么讓我們將焦點轉移到賽艇項目上,作為德國男子八人賽艇隊的兩員主力,我們很榮幸與Julius Christ 和 S?nke Kruse就賽艇的“效率”話題進行交流。”
Q1:Julius Christ 和 S?nke Kruse先生,關于效率的討論已從水泵轉移到了賽艇運動上,可否分享下你們對于效率的理解?
Julius Christ & S?nke Kruse:“讓我們先來看看賽艇本身,它可以區分為八人槳賽艇和雙人槳賽艇兩種組別。在八人槳賽艇的比賽中,如果一名運動員的效率不是100%,這是可以被原諒的,因為一共有四名運動員在同一側奮力劃槳。但如果這發生在雙人槳賽艇比賽中,則賽艇馬上會出現偏離航線甚至繞圈的問題。因此效率對賽艇這項運動非常重要,它主要表現在動作的準確執行。每個運動員都有一定的生理潛力,這正是我們試圖以最佳方式實現和有效利用的,以最好的方式將這種潛力轉化為艇速。”
Q2:你提及這主要是準確的動作執行,但你們是如何對高速的運動進行測量呢?你們的賽艇上每次訓練都有攝像頭嗎?
Julius Christ & S?nke Kruse:“使用攝像頭進行賽艇效率的測量可能會相當困難,我們有時會有一名教練陪同訓練,他會相應觀察。實際上可以采用各種方式來衡量賽艇的效率,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感受。經過多年的賽艇訓練及比賽,你可以意識到事情是否進展順利。在每次訓練中使用的測量值主要是我們的心率值,它告訴我們用什么心率來達到何種速度范圍。看看這艘賽艇,我們有專門為測量沖程距離而開發的測量艇。此外,我們還使用特殊設計的傳感槳,在高速運動中有效測量功率損失。因此,如果有人把槳劃錯了,我們可以使用傳感器來查看這發生在運動的哪個部分。但正如一開始提到的,感受還是優先于所有測量值的。”
Q3:那么從運動本身來講,是否也存在一個最優方案?
Julius Christ & S?nke Kruse:“是的,當然。賽艇協會有一個最佳劃槳運動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模型。但讓我們誠實地說:每個人都是個體,因此每一個動作也都是個體。最好的例子就是跑步,不同的跑步風格對每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奏效。然而,我們試圖在每次訓練中盡可能地接近最佳模型。我們還專門設計了帶有鏡子的測試艇,大家可以在訓練中觀察到動作的一致性及準確性。”
Q4:討論過運動員的效率后,讓我們聚焦在賽艇本身上。我想一艘由石頭制成的賽艇一定比一艘由碳纖維制成的賽艇要劃得慢。近年來,在賽艇效率方面是否有什么重大進展?
Julius Christ & S?nke Kruse:“確實如此。我們的賽艇通常是由碳纖維和凱夫拉纖維層疊制成的。確切的設計制造則因團隊和要求而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主要比賽進行的水域。因為溫水與冷水、軟水與硬水的阻力和表現形式都有不同。最大的變化主要發生在艇槳領域。幾年前,每個人都還在用硬木槳來劃艇。如今,槳經常被涂上橡膠層,槳本身也越來越薄。其主要原因是減少阻力,我們總是談論槳在水中的運動,其實在空氣中的運動也一樣重要。水和空氣的阻力越大,艇槳越重,我們就會越費力地比賽。”
*現役德國男子八人賽艇隊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