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半年的“慘”,看2024該如何“熬” | 邵策專欄
2024上半年,算得上是我從業35年以來從未遇過的“寒冬”:一方面,流量品牌經營數據的慘淡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經銷商的經營產值走低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兩點在i傳媒組織編寫的《2024年一季度宅配機電服務商生存狀況問卷調查報告》上也有所體現。
所以從4月以來,我大部分時間沒有出差,全身心參與進公司的銷售經營工作中,這才最終將銷售業績拉回正常水平,也驗證了在當下市場環境中,公司的經營更需要“老板下場”的不爭事實。
如今,2024年已過半,行業和市場的低迷依然在持續。都說萬物皆有周期,暖通空調行業同樣如此。目前來看,雖然2024下半年會緩慢復蘇,但行業的低迷仍不會在短時間內緩解,這一輪周期快則二三年,慢則五六年,考驗經銷商生存狀況的只剩下一個字——“熬”。
6月27日 福州融僑皇冠假日酒店
首屆“科技住宅”健康室內環境大會(華南)
我將在現場與大家分享
《從上半年的“慘”看2024該如何“熬” 》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報名參會,了解更多干貨內容!!
怎么熬?有出路,但也需要謹慎而行。
一、要不要做“五恒”,選擇做什么樣的“五恒”?
行業的現狀是,純粹只經營流量產品的經銷商,能夠盈利的十分有限,在持續走高的運營成本下,很多經銷商的毛利已經無法完全支撐運營成本。在一鍋鹽放多了的牛肉湯里,我們需要放棄一部分流量平臺,來加入一部分能夠帶來利潤的產品和品牌。
但是當下,熱泵兩聯供已經很難成為利潤的突破口。曾經成為許多經銷商經營增量熱點的熱泵兩聯供,如今20%的毛利底線已經很難守住,而且在廠家的庫存壓力下,兩聯供市場在2024年預計會停止增長,瓶頸期已經全面到來,缺少信心的經銷商也在尋找能夠實現突破的窗口,這其中就包括“五恒”系統。
粗略統計來看,市場中的“五恒”品牌不低于100家,這和曾經的新風市場有一些異曲同工,但新風行業發展的軌跡也在證明,最終能夠存活下來的“五恒”企業的數量,只有通過市場驗證后才能給出答案。
實際上,在我看來,“五恒”系統想要實現普及,面臨著四個難點:
1.技術太復雜,安裝服務沒法實現標準化;
2.定價特別高,客戶受眾大受局限;
3.國代和拼湊,上游渠道的不穩定;
4.C端并不火,沒有新媒體的運營理念。
除此以外,“五恒”系統目前的市場環境也相對復雜。從系統形式上來看,目前的“五恒”系統存在多流派形式,即“全空氣系統”“輻射系統”“環控+地面調溫系統”“一元多末端”系統,經銷商面臨著系統形式上選擇的問題。
再者,“五恒”系統品牌眾多,從分類上又可以分為:“進口品牌,中國的渠道代理”“進口品牌,國內研發制造和生產”“假洋鬼子品牌,國內制造”“國貨品牌,自主研發生產”“無品牌無產品,自行拼積木搭建系統”“流量品牌推出‘五恒’系統”這六種類型。
我們必須要清楚,“五恒”系統始終是小眾市場,也同樣是高端市場,選擇系統或者品牌的時候,也需要做清楚自己的考慮。所以我建議,在選擇的時候可以堅持五個原則,即“有顏值,高調型”“有自主研發生產能力”“新國貨或純正進口IP”“實現標準化,品牌化安裝體系”“維護經銷商利益,不耍流氓式盲目擴張”,以供諸位參考。
另外,未來的“五恒”市場,將會區別為“高定五恒”和“普及五恒”,前者強調個性化定制服務和全流程把控管理,后者強調統一的服務標準和標準化安裝體系,經銷商如果想要布局“五恒”系統市場,也需要明確自身的定位是什么。
二、除了“五恒”,更要重組產品迎接消費分級
后疫情時代,經濟放緩,萬物更新,我們更需要重組產品,來迎合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針對于此,我向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首先,做存量市場,比如XPEL建筑膜、嘉瑪智能回水器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實現對于存量市場進行開發的產品。
再者,做下沉之王,高凈值客戶的資源是有限的,那就去做大牌的平替,用崛起的國貨產品去打動客戶,比如萬居隆旗下的AXEN品牌,比如瑞美旗下的路德品牌,這類產品是能夠打動一批用戶的,在確保產品質量、外觀、服務以及合理的定價背景下,才會有出圈的機會。
第三點,就是去做獨特的品類進行布局,比如差異化的控制器、專業防潮等等,用獨特品類的產品去為經營尋找增量。
當然,產品只是一個維度,在經營上我還有三點建議想要分享給大家,即安裝技術化、流量多元化、資源整合化。以安裝技術化為例,2023年,西安唐華通過綠扳手這一差異化的安裝工具,實現了定價銷售的目標,也同樣將純利潤進行了有效提升。再比如,關于流量的獲取,新媒體環境的發展日趨多元,經銷商同樣也需要結合這些變化,走出自身多元化的流量之路,而不是一味地停留在傳統的流量渠道上。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產品組合,我想可以包括引流產品、品牌產品和利潤產品這三個方面。而這三者各司其職:引流產品帶來流量,品牌產品建立信任,利潤產品用來賺錢。引流產品、品牌產品可以少賺錢、不賺錢甚至賠本賺吆喝,為的是讓利潤產品更好賣、賺得更多。只有將資源實現有效整合,才能為經營創造更多的可能。
把握機遇,搶占先機,提升自身的能力,來匹配自己手里的資源。2024年,我的年度演講的主題是“爬升與下墜”,爬升的意思是,聚焦消費升級的用戶,站在發展半山腰的經銷商太過擁擠,所以我們一定要去山頂,用進口高定走出差異化。而下墜的意思則是,面對消費降級的環境,停留在海平面只會面臨更大的風浪,所以要深潛海底,考慮國貨平替來贏得利潤。
- 下一篇: 專訪涂利民:看好水家電發展潛力 “以舊換新”政策將激發企業活力
- 上一篇: 制冷劑淡季不淡,持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