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政策落地,四季度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
發表于: 來自:中國經濟網
近期,隨著多地出臺“認房不認貸”、統一最低首付比例、調整房貸利率下限、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房地產利好政策,南京、濟南、福州、鄭州等多個二線城市取消限購,廣州調整限購實施區域范圍,上海降低臨港新片區人才購房門檻等,房地產調控政策松綁進入更為全面的階段。
從多個機構反饋情況看,政策落地后,消費者置業意愿、購房信心提升,賣一買一置換需求帶動掛牌量增加,二手房價格保持平穩,在房企去化壓力下,新房漲價預期不明顯。
一線城市購房熱度提升
8月底,多部委聯合發文,明確了“認房不認貸”的認定標準,同時將全國首套、二套房商貸首付比例下限降至20%、30%。8月30日,廣州、深圳率先落地執行首套房“認房不認貸”政策。9月1日,上海、北京全面跟進執行,力度超預期。
“落實‘認房不認貸’后,房地產市場成交明顯快速上揚又逐步回落。從線上數據看,一線城市二手房熱度上漲幅度在9月2日達到峰值,后續逐步回落,至9月10日又有所反彈,并穩定在高于8月均值水平之上。”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一線城市成交反彈,是由于前期累積需求釋放,潛在購房人群心理狀態偏猶豫,隨著具體政策落地,需求將快速釋放。
“北京、上海在9月第一個周末成交量爆發后,第二個周末成交量降低超50%。”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新政發布后的一周時間里,北京二手房成交5000套左右,新建住宅累計成交3500套左右。
隨著需求釋放動能減弱,9月后兩周成交量明顯下降。北京市住建委數據顯示,9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簽約5891套,成交面積67.96萬平方米,環比分別增長42.9%和41.1%;二手商品住宅成交14262套,環比增長30.1%。
“上海新房交易市場處于活躍和復蘇態勢,部分數據好于預期。”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目前,成交量明顯增加,買房群體主要是一些剛需購買者。
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廣州推盤個數達20個,總推貨量較去年同期增加42%。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總體來看,政策對廣州、深圳等地的影響沒有北京、上海大,但廣深地區新房樓盤的訪客和二手房帶看量有明顯增加。“除了常規促銷外,開發商推出了‘一口價’房源,以此帶動買房人氣。”李宇嘉說。
市場價格保持基本平穩
新政落地后,二手房掛牌量上漲,一些新樓盤取消優惠政策,許多購房者擔憂是否會導致新一輪房價上漲?
“市場價格基本平穩,二手房、新房都沒有出現明顯漲價現象。”張大偉表示,二手房房源掛牌量明顯增加,一部分是為了賣一買一享受較低首付,另一部分是期望價格上漲變現,但目前成交量基本平穩。
嚴躍進認為,一些房企收回優惠折扣看似是在漲價,其實是吸引購房者入市的一種營銷手段,從供求關系看,房價上漲沒有必要也沒有市場基礎。特別是二手房掛牌量增加,有助于減少二手房價格炒作現象。“房企要珍惜當前的政策,主動在市場秩序穩定方面做好相關工作,確保房價穩定和預期穩定。”嚴躍進提醒。
“盡管政策全面回歸常態,但并不會帶來新一輪樓市反彈,主要因為房地產市場基本面已今非昔比。”李宇嘉表示,現在,不管是房價、居民杠桿率還是住房需求空間,都發生了改變。這次房地產政策調整目的就是防風險、保穩定。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9月29日至10月6日),重點10城新建商品住宅日均成交612套,較去年國慶假期日均成交量上漲43.8%。但比往年同期的成交數據,今年日均成交量處于近7年的次低位水平,較2021年及以前的日均成交水平下降幅度超30%。
“‘雙節’期間一些城市樓市成交量回升,但成交端仍具備較大上升空間,后續仍然需要利好政策持續加持。”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說,成交量回升有望帶動市場信心提振,疊加政策端寬松態勢延續,后續樓市復蘇值得期待。
- 下一篇: 天加:突圍者|封面故事
- 上一篇: 開利入選美國《福布斯》2023年全球最佳雇主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