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地熱能“助燃”,天加能源向世界展現“地熱能開發利用中國方案”
發表于: 來自:天加能源

圖|采訪團在地熱能科學技術(大理)研究院合影
7月26日至27日,由2023年世界地熱大會組委會主辦,人民日報、央廣網、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光明網、中國能源報等多家新聞媒體組成“媒體走進中國地熱”采訪團,來到了科考線路第三站——云南大理,先后走進洱源縣、彌渡縣等中國地熱寶藏地,實地調研當地地熱資源及開發利用情況,挖掘地熱產業發展背后的故事。
7月27日,在大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新聞通氣會”上,大理州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常務副州長李蘇,大理州能源局局長彭建華,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港中大(深圳)城市與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院長張大偉,西藏地熱協會會長王善民,南京天加能源執行總裁鄧壯等州政府領導、行業權威專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對地熱資源及應用情況進行深度探討。

圖|“新聞通氣會”活動現場
7月27日,在大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新聞通氣會”,與會人員有:大理州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常務副州長李蘇,大理州能源局局長彭建華,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港中大(深圳)城市與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院長張大偉,南京天加能源執行總裁鄧壯等州政府領導、行業權威專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對地熱資源及應用情況進行深度探討。
大理作為中國重要的地熱資源開發地區,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商機。

李蘇
大理州州委常委
大理州人民政府常務副州長
“在此共話地熱資源新賽道,一是大理有率先開發地熱能的‘底氣’、二是大理有綠色能源的發展‘銳氣’、三是大理有加快集聚的產業‘景氣’。”
依托豐富的地熱資源優勢,大理州出臺了《大理州產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明確將地熱能列為重點發展新能源產業之一。同時,還引進以何繼善院士為首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專家團隊,成立了地熱能科學技術(大理)研究院,集聚了一批地熱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的人才隊伍,安排專項資金啟動地熱資源勘查試點工作,加快推迸中深層地熱能勘查綜合示范項目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地熱勘查開發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彭建華
大理州能源局局長
“大理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地熱能的開發利用,綠色能源產業已經成為了全州的第一支柱產業。我們也從中得出了寶貴的經驗:領導重視是前提,規劃先行是基礎,明確責任是關鍵,措施得力是核心,加強督促是保障。”
他在講話中指出,一是政府主導組織有力;二是科技支撐,精準勘測;三是示范帶動創新模式。利用國家工程院何繼善院士的大深度、高精度廣域電磁法領銜的多種技術手段,補充對大理州洱源縣和彌渡縣兩個試點區域開展工作。通過一年多的工作已初有成果,具備了進行科研打井的條件。

何繼善
中國工程院院士
何院士與現場視頻連線,并表示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制定,綠色低碳成為時代共識,地熱能作為五大非碳基能源之一,具有儲量大、分布廣、穩定可靠、利用系數高、碳減排效果明顯等眾多優勢,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能源之一,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我們在大理、普洱率先開展地熱能綜合勘查及示范項目,是以發電為目的中高溫地熱能資源勘查,重點是摸清地熱能資源的類型、熱源、熱通道、熱儲特征和分布,評價地熱能潛力,優選有利區,為地熱能發電和梯級開發利用,形成規模產業提供資源基礎。”

張大偉
港中大(深圳)城市與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院長
中國的地熱能淺層的特別是直接利用,是國際上面積最大的,規模最大,但是地熱發電和梯級利用一直滯后。
針對加快地熱能發展張大偉院長提出以下建議:一、勘查先行,全面深化地熱能資源勘查工作;二、技術攻關,加強地熱能理論、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三、示范先導,開展地熱能開發利用示范工程;四、政策保障,出臺鼓勵地熱能開發利用的配套政策。張院長呼吁,希望政府加大投入,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出臺地熱能發電項目綜合電價,減免地熱能資源稅和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給與地熱能開采定額補貼,加快制定中深層地熱能技術標準和規范等相關政策出臺。

鄧壯
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執行總裁
天加能源(TICA ENERGY)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消化吸收、再創新技術、產品以及管理經驗。在2015年的時候,收購了美國UTC旗下飛機發動機公司普惠的PuerCycle系列ORC低溫發電技術。2019我們收購世界第二大ORC地熱發電裝備制造公司意大利EXERGY。
目前,TICA-EXERGY擁有全球技術最先進、產品品譜最全的ORC地熱發電裝備與系統,產品系列可以做到5~66MW定制化產品,采用的機械模組專利技術,使產品年在線率(Availability)99%以上,對于穩定的地熱熱源來說,意味著設備每年可發電8670小時以上。
在國內,TICA-EXERGY打造了大同天鎮地熱電站——中東部地區第一個高溫地熱電站,唐山馬頭營地熱電站——中國第一個干熱巖地熱電站。在海外,TICA-EXERGY打造了連續合作9期的土耳其地熱發電項目,日本大分、新瀉地熱發電項目,葡萄牙發電項目等眾多案例。
同時鄧壯也指出,近幾年中國地熱發電多是試驗性質,西藏羊易電站也因政策原因處于年年虧損狀態,至今尚沒有一座可長期商業運行的地熱發電項目。他呼吁盡快出臺如早期光伏、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扶持政策。

王善民
西藏地熱協會會長
“羊易電站地處于4500米海拔,目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低熱電站;是全國唯一運行的單機最大的電站(單機裝機規模16MW);是全國唯一做到100%回灌的地熱電站。”
隨著國家電力市場化的改革,王善民會長提出,希望能從政策上讓地熱能作為一種綠電,參與綠電交易,能夠取得環境部分的價值。希望政府在支持科研項目時,在規劃階段就對項目成本進行合理測算,未來它盈虧平衡點及應該給予的政策支持。最重要的是,為了讓商業投資可持續、地熱發電產業規模化,相應的稅費及上網電價補貼問題需要盡快落實。
在隨后的采訪環節,各媒體平臺都對“地熱能開發利用中國方案”、“TICA-EXERGY”等話題產生了極大興趣。
鄧總在接受媒體提問時表示,TICA-EXERGY擁有上百項專利技術,從膨脹機到系統全部是自主研發。天加(TICA)總部的能源控制中心可以實時監測全球電站項目的運行狀態,可清晰看到每一臺機組的利用系數、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發電折算的減煤量等。
圖片
圖片
2023年第七屆世界地熱大會將于9月15-17日在北京舉行,大會以“清潔地熱,綠色地球”為主題,分享地熱開發利用前沿技術、國內外地熱開發利用產業需求等,為世界地熱產業發展貢獻中國力量。誠邀行業內外人士參與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