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全預混冷凝爐發展現狀及趨勢觀察
發表于: 來自:廣東省燃氣采暖熱水爐商會
廣東省燃氣采暖熱水爐商會副會長史玉軍以“雙碳背景下全預混冷凝爐技術的推廣應用”做為題,詳細分析了全預混冷凝爐技術應用的環境支持、技術優勢、國內全預混冷凝爐發展現狀以及大趨勢觀察,為企業發展應用全預混冷凝爐技術、推廣產品提供新思考。
在宏觀政策指導下,燃氣在未來中國的能源發展、能源替代、能源轉型中發揮不可或缺的橋梁紐帶和穩定器的作用,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從事燃氣采暖和燃氣應用的行業具有無限廣闊的空間。燃氣應用的空間擴大,燃氣產品的應用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史玉軍認為,根據宏觀環境和中國壁掛爐企業技術進步與產業鏈發展狀況,全預混冷凝爐將逐步、持續、全面替代普通大氣燃燒的冷凝爐。
PART 01、全預混冷凝爐技術應用的環境支撐
得益于本土燃油供應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能提升,近年來中國天然氣產量在逐步上升。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天然氣使用量不斷提高,天然氣用氣規模仍有廣闊的成長空間。部分省市也對天然氣應用及燃氣采暖出臺了規劃文件。



PART 02、全預混冷凝爐技術是燃氣供熱的最佳選擇
在“雙碳”背景下,天然氣的發展會給燃氣應用設備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全預混冷凝爐的最高熱效率達到108%,而普通大氣燃燒壁掛爐基本上是88%~90%,在部分負荷或30%負荷的情況下熱效率甚至只有84%,因此全域混冷凝爐的節能效率很高。同時因為全預混冷凝爐采用較低溫度燃燒方式,可大大降低熱力型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達到國家標準5級水平。因此,在碳減排壓力和大氣污染治理的背景下,全預混冷凝爐是環境友好型的采暖設備。

全預混是一種燃燒方式,冷凝是換熱方式。從對比的角度看,目前市場上存在的煙氣回收冷凝爐同樣是一級能效產品,熱效率達到103%,但氮氧化物排放達不到5級水平;從企業實驗數據來看,全預混冷凝爐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遠小于國家標準5級水平的限度。在歐洲、韓國市場,全預混冷凝爐已全面替代煙氣回收冷凝爐和普通大氣燃燒爐,按照市場優勝劣汰的原則,對國內市場而言,煙氣回收冷凝爐也最終要過渡到全預混冷凝爐。


從綜合年碳排放量的角度,全預混冷凝爐的綜合年碳排放量并不比空氣源熱泵高。同時,全預混冷凝爐對比太陽能和熱泵設備,投資更少、噪音更低、占地面積更少,節省的空間和投資費用顯著。

PART 03、國內全預混冷凝爐發展現狀
全預混冷凝爐發展至今,從制造經驗、研發人員素質和產業鏈的健全穩定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內有多家企業在做全預混冷凝換熱器,在換熱這個關鍵環節,國內企業已經完全跟上國外的腳步。還有燃氣比例閥的專業生產企業,也通過技術突破全預混冷凝爐需求的滿足。從產業鏈的角度,國內已經做好了迎接全預混時代全面到來的充分準備。


PART 04、全預混冷凝爐的大趨勢觀察
世界先進國家已完成了從大氣燃燒的壁掛爐向全預混冷凝的過渡。目前,中國市場常規爐大約有2000萬臺使用,若每年置換10%推演,按理論計算,天然氣每年節省43200萬立方米,二氧化碳減排84.8萬噸。

關于供暖的發展趨勢,歐洲供暖正逐步朝著多能源探索,全預混壁掛爐正在積極擁抱熱泵、光熱、電熱等綜合能源,致力成為綜合能源中穩定的支柱。未來國內全預混冷凝爐也會朝著混合能源的方向發展,迎接更多的機會與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