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空調冷凝水有腐蝕性,絕對是一個誤區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當SFP中央空調冷凝水二次回收冷卻裝置將冷凝水噴在翅片上為主機降溫,很多經銷商都會發出一個疑問:冷凝水不會腐蝕翅片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實際上無論是從冷凝水本身的特性,還是從眾多品牌方主機不斷升級、性能持續增強、翅片防腐工藝提升等角度來看,冷凝水都不會對翅片產生腐蝕。
那么為何很多人包括眾多經銷商認為冷凝水會腐蝕翅片呢?這或許是“下意識”的偏見。一是,冷凝水管理不規范,隨意亂排放現象較為普遍,給人冷凝水沒有用的心理感受;二是,冷凝水確實會存在污染現象。跟雨水不能直接飲用相同,冷凝水理論上是純凈水,但由于空氣中含有懸浮塵埃等雜質以及中央空調長期不清洗會滋生病菌等原因,冷凝水不可避免會受到污染。此外,與風蝕等自然現象一樣,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侵蝕作用,結合以上種種因素再經過主觀意識的夸大,很容易上升的“腐蝕”的層面。但實際上,侵蝕是一個自然過程,而腐蝕是化學變化。

要樹立正確的“冷凝水觀”,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沒有腐蝕性是由冷凝水本身特性決定的。大氣空氣是由干空氣和一定量的水蒸氣混合而成的,當空調蒸發器盤管表面溫度低于進氣氣流的露點溫度時,水汽凝結就會發生在盤管表面,從而產生冷凝水。換而言之,冷凝水產生的原因跟水汽上升遇冷變成雨水的變化是一樣的。這也就是證明空調冷凝水的PH值為中性,不具有腐蝕性。而這也是為什么中央空調冷凝水二次回收冷卻裝置能獲得眾多用戶和經銷商喜愛的原因,它是建立在對冷量回收利用的基礎上,除了實用性,即解決散熱、噪音、節能等問題,亦是解決了用戶冷凝水亂排放、影響建筑物立面等煩惱,間接改善了居住環境,提升了環境品質。
另外一方面,沒有腐蝕性是由主機綜合性能決定的。眾所周知,翅片遭受腐蝕之后會影響到整體換熱性能,導致整個空調系統的能效降低。而為了提高換熱效率,眾多品牌方在防腐涂層、耐腐材料和優化結構等方面都有針對性的預防腐蝕發生,主機整體性能可以說無懼挑戰。這也就是為什么在經銷商朋友圈很容易能看到某某品牌主機能使用十年以上的情況,顯然,這些“風吹日曬雨淋”等自然界的侵蝕對于主機而言是“生命之輕”而不是“難以承受之重”。

事實上,當中央空調冷凝水二次回收冷卻裝置進行霧化工作,利用10-15℃的冷凝水對中央空調室外機進行降溫,其解決的不僅是散熱問題,更是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節能效果。當溫度越高,室內外溫差越大,室外機壓縮機高速運轉時間也就越長,壓縮機負荷也就越大;與此同時,冷凝水產生的也就越多,中央空調冷凝水二次回收冷卻裝置給壓縮機降溫的頻率也就越快,從而保證壓縮機在“舒適”的范圍內運轉,形成“節能循環”。據監測,使用中央空調冷凝水二次回收冷卻裝置節能效果能達到30%。當高溫襲來,中央空調不斷響起高溫預警,中央空調冷凝水二次回收冷卻裝置無疑是夏季的“解暑神器”,特別是在散熱空間不足、超配超過120%以上以及電費較高的商業場所,其無疑能夠帶來“革命性”影響。而這就是SFP想要持續帶來的價值:對于用戶來說,解決了冷凝水排放問題;對于經銷商來說,使其綜合解決方案更具有亮點;對于行業來說,進一步拓寬了節能減排的道路,為建筑體節能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