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工程商的歸宿是能源運營?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無論是對于建筑行業,還是其中能耗占比居高不下的暖通空調而言,“能源運營服務”都不是多新鮮的詞匯,不同的是,政策加碼、社會責任和市場需求的相互作用,催動著這個市場的升溫,更將行業的目光匯聚于此。當越來越多的暖通空調工程商,尤其是以傳統大型冷水機為主的工程商紛紛轉身投入能源運營服務領域,并在其中有了完備的系統解決方案和成熟的案例,甚至涉獵范圍也愈發廣泛,涵蓋了高效熱水、能源站等為代表的不同領域之時,愈加顯示出能源運營服務市場的如火如荼。
從行業的發展趨勢而言,能源運營服務在未來可能并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必選項。無論是聚焦于國外發達國家的領先經驗和案例來看,還是縱觀國內“雙碳”政策的引領和落地,都在催動著能源運營市場在需求面的極速放量。從2022年4月1日起,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強制要求進行建筑節能設計,并提供建筑碳排放分析報告。未來每棟建筑的建造拆改和運營都需要考慮碳排放是否滿足政策監管要求。此外,聚焦于工程商經營本身,涉獵范圍和市場空間更加廣闊,能在數年間持續為服務商的銷售業績輸送動力的能源運營服務,也為在規模、利潤和價格戰中艱難尋求平衡的工程商提供了全新的市場經營思路。
事實上,所謂能源運營服務,就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目的,在明確目標、職責、程序和資源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策劃、實施、檢查和改進,以高效節能產品、實用節能技術和方法以及最佳管理實踐為基礎,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由工程商投身的能源運營項目采用最多的仍舊是以節能和供能為代表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根據投入與受益的商業模式不同,以節能量保證型、能源費用托管型、節能效益分享型三種形式,通過項目中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的全部成本。在此基礎上,工程商也從產品的“供應商”轉變為解決方案的“服務商”,他們價值的創造不再是通過供應質優價廉的產品來實現,而是通過提供解決方案來實現。
當然,角色的轉變意味著的不僅僅是職能的變化,對工程商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其具備一定的資金、規模、資質等硬實力,同時對于工程商人才梯隊的建設,對能源運營市場的認知度,在其中相關成熟案例和口碑的積累等等軟實力同樣要求嚴苛。不僅如此,隨著時代和用戶需求的發展迭代,對于數智化平臺的引入或搭建等等,也將成為橫亙在工程商轉型道路上必須邁過的門檻。
當越來越多工程商以“ 清潔能源綜合服務商”“能源運營服務商”自居,并通過一站式能源管理、一體化的節能方案,為高能耗項目提供定制化且節能環保的系統解決方案時,不難發現,不少工程商正身體力行地書寫著其肯定的答復,哪怕這背后困難重重且陣痛持久。但在一次次的推倒、重組、優化與升級之后,已然有相當數量的經銷商保持著與時代脈搏共舞的節奏,找到了以能源運營為代表的“新高地”。
- 下一篇: 董明珠連續5年上榜“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榜單前十
- 上一篇: 國祥空調護航“中華老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