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忙”成為一種能力,對暖通行業意味著什么?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終于忙起來了”,這是寫這篇稿子之前一位來自于山東淄博的暖通設備經銷商發給我的微信信息,雖然文字中沒有夾帶任何的表情和符號,但依舊藏不住他言語中所透露出來的那股興奮和喜悅。事實上,三年的抗疫讓從順境中成長起來的行業經銷商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逆境,現在的他們太需要一場“忙碌”來重新證明自己的價值。
是的,終于忙起來了。對于大部分經歷過疫情摧殘的行業來說,似乎沒有比這更能讓人激動人心的事了。但是,在之前與一位從事傳統運輸行業舊友的交談中,卻發現他們行業的陰霾似乎并沒有因為疫情的散去而散去,因為他們公司服務的客戶大都以中小型制造企業為主,而這些企業抗風性能力本身不強,實力差一點的大都躺倒在三年的疫情里,再加上貨拉拉等平臺公司帶來的強勢競爭,直接導致他們公司業務量銳減,大部分送貨車輛目前都處于閑置狀態,整個公司在春節后一個多月也都沒能忙得起來。
從表面上來看,“忙”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現象,但這種現象的背后也能折射出很多企業經營的“基本功”。比如一個企業的生命力,還比如一個企業的成長性,具體而言就是一個公司的業務結構、人才架構、產品標準、管理體系、現金流等核心環節能否支撐和應對各種復雜的市場環境。確保企業在沒有業務的時候熬得住,更重要的是能在業務重新來敲門的時候還能繼續接得住。
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忙”實際上是一種能力。即便是在過去的三年,暖通空調行業依然不乏忙忙碌碌的企業和堅持奔波在一線的人。他們中確實有一小部分人和企業,憑借著自身在行業內不可替代的專業實力和良好口碑,總是能得到來自于市場的源源不斷地青睞;他們中可能還有一部分人和企業,當時也許真的就沒有什么具體的業務,但是他們并沒有選擇停下,而是繼續奔跑,哪怕是盲跑。
“保持信心,做有價值的事”,這是俞敏洪在最近的“德勝門大講堂”中演講的兩個主題之一,我認為非常適合送給當下的暖通空調行業正在忙碌,或者還沒開始忙碌的同仁們。因為從我們近期做的很多調查中可以發現,其實很多業內人士對于2023年并沒有呈現出太多的樂觀情緒,所以這個時候信心就顯得特別重要,不管是忙碌,還是不忙碌,既然已經熬過了三年的冬天,我們就有能力、有信心去擁抱未來可能發生的一切,因為那些能讓你堅持做到現在的事情,一定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