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房地產企穩回升,2023將在三方面下功夫
發表于: 來自:證券日報
3月7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結束后舉行“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接受采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2023年是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啟新征程的第一年,開好局起好步十分重要。中央明確“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住房城鄉建設部理解,穩是基礎,進是關鍵。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將腳踏實地,找準問題,瞄準目標,用準政策,努力為經濟運行全面好轉做貢獻,努力為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提高辦實事。
倪虹表示,2023年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將在三個方面下功夫:第一是穩支柱,第二是防風險,第三是惠民生。
倪虹指出,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有兩根支柱,一個是建筑業,一個是房地產業,把兩根柱子穩住了,對穩定經濟大盤應該有重要的意義。所以首先要穩住建筑業,因為建筑業內量大、面廣、用人多,2022年建筑業的總產值是31.2萬億元,從業人員超過了5200萬,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要用科技來賦能建筑業,推動建筑業的高質量發展,讓建筑業能夠發揮出促投資、穩增長、保就業的重要作用。
倪虹提到,關于房地產有一個“456”的概括,就是房地產的相關貸款占銀行信貸的40%,房地產的相關收入占地方綜合財力的50%,居民財富60%都在住房上。可以說房地產牽一發動全身,要穩住房地產,就要堅持精準施策,一城一策,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提振信心,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另外一方面要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給和長租房的建設,重點解決好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困難問題,讓他們能放開手腳,為幸福生活去奮斗。
倪虹提到,防范房地產“灰犀牛”,要避免金融風險和地方債風險,避免和發生系統性風險。我們可以“抓兩頭帶中間”,以“精準拆彈”的方式來化解風險。一手就是對優質房企一視同仁,支持優質國有房企和優質的民營房企,改善他們的資產負債狀況,滿足他們合理的融資需求;另一手就是要抓出現問題的房企,一方面幫助他們自救,另外一方面嚴格依法依規處置,絕不讓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蒙混過關,讓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同時大力整頓房地產市場,讓人民放心購房,放心住房。
倪虹表示,我對房地產市場的企穩回升充滿信心,主要原因在于三個方面:
第一,從市場供給和需求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防控政策也做了優化調整,對房地產供需兩端都發生了積極影響。從供給方面看,施工人員、施工材料都可以順利進場,很多住房項目復工率都大大地提高;從需求方面看,現在各房地產項目的售樓處看房量也在大幅提升,成交量也明顯改善。
第二,從市場預期看,今年1、2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一手和二手房結束了13個月的負增長,雖然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有漲有跌,但總體來看價格平穩。同時,保交樓的工作也在扎實推進,切實保障了購房人的合法權益,房企合理性融資也得到了改善。應該講,市場主體信心正在恢復。
第三,從政策落實情況看,對于首套住房大力支持、對于二套住房合理支持的政策都已經出臺,正在落實見效。同時,不讓投機炒房者重新入市、原則上不支持三套以上購房的要求,各地也在認真落實。
但同時,我也要強調,我們期望的企穩回升是:第一是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的企穩回升;第二是大力來支持剛性和改善性需求的企穩回升;第三,是防止市場大起大落的企穩回升;第四是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企穩回升。
在城市更新方面,倪虹提到,今年的城市更新要做好四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其中之一是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倪虹表示,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要使樓道消除安全隱患、有條件的要加裝電梯;實施環境更新,要加裝充電樁、進行適老化改造;實施管理更新,用黨建引領物業服務提升。近5年,全國改造了16.7萬個老舊小區,惠及2900多萬戶8000多萬居民。今年計劃再開工改造5萬個以上老舊小區,讓2000萬以上居民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