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鑫恒德鄧君:打造精細化團隊,深耕市場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趁著年輕,不拼一把就老了。”雖然從業已經有十余年,但鄧君在行業中依然屬于新生代。有拼勁、有勇氣,也有擔當,這些屬于年輕人的特質,在鄧君身上都得到了淋漓盡致地體現。他曾經因為年輕人那股不愿被品牌“牽著鼻子走”的傲氣,在家裝零售市場如日中天之時,毅然決然放棄每年千萬的零售業務,破釜沉舟,全力投身工程業務;也曾經兩年內面試三千余人,力求打造一支最具“戰斗力”的團隊。依靠著年輕人那股“拼命三郎”的勁,鄧君帶領著2018年陷入低谷的四川鑫恒德,在四年之內完成了十倍規模的提升,躍居當地工程市場最具競爭力的工程商之一。

四川鑫恒德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 鄧君
年輕人,怎甘居人后?
從一名安裝工到自己創業,鄧君的經歷仿佛是行業大部分經銷商的縮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初出茅廬的鄧君雖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安裝工,但他并不認為這一生就應該這樣過下去,在他的心中,從沒有放棄那個創業的夢想。而這段安裝工的經歷,在鄧君看來是寶貴的財富。在那段時間,鄧君也展現出遠超同齡人的拼勁,安裝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在完成既有的安裝任務之外,鄧君也在用心學習公司如何經營,學習做業務的方式方法,學習如何與客戶溝通交流。
在完成了經驗、資源、資金的積累之后,鄧君與好友創辦了人生的第一家公司,立足家裝零售市場,并賺取了第一桶金。彼時正是家裝零售市場的“爆發期”,涌入零售市場的不只是鄧君,幾乎是人人進來都能分一杯羹。家裝零售市場的低門檻令鄧君感到擔憂,盡管鄧君從不懼怕與同行的競爭,但是無序的市場競爭卻是他不希望看到也是無法改變的局面,放棄家裝零售業務的想法開始在其腦海中萌生。
放棄零售業務,至少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好在鄧君獲得了股東的支持,2015年,鄧君又創辦了四川鑫恒德機電設備有限公司,開始全心全意做工程。不過鄧君的志向并不僅僅是成為一名工程商,還要成為一名代理商,囤積一批標準化的工程設備。“成為代理商,我們可以通過大批囤貨,縮減貨物的運輸成本,為公司帶來更豐厚的利潤空間。同時也可以發展批發業務,從中獲得新的增長點。”然而鄧君的這個想法卻最終沒能再度獲得股東的認同,囤貨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的資金,而對于工程商而言,資金就是公司的命脈,不知何時才能消化的庫存為公司帶來了不安定因素。最終鄧君也因為理念不合,于2018年和股東分道揚鑣,從原公司帶走了愿意跟隨的11位老下屬,繼續經營四川鑫恒德機電。據鄧君透露,2018年公司幾乎沒做多少業務,“分家”也讓鄧君的事業步入低潮,但在充滿拼勁的鄧君看來,更像是一個觸底反彈的過程。

一窮二白間,拼出一片天
毫不夸張地說,2018年剛完成“分家”的四川鑫恒德機電已經是“一窮二白”,一家才創立三年的工程公司,僅剩11人的團隊,以及幾乎停滯的業務,種種困境之下倒逼出最堅強的鄧君。于己,鑫恒德機電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來的事業,必須要堅持做下去;于他,還有一幫愿意追隨自己的“家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領頭人不能消沉,才能不辜負曾經的付出以及“家人”的信任。
所以,擺在鄧君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讓公司開始正常運作起來。依靠著11人團隊的過往經驗,鑫恒德機電開始恢復正常的業務經營,但團隊規模無疑正拖累著公司的發展速度。對于此事,鄧君在2018年“分家”后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要打造一支最具競爭力的團隊。鄧君透露:“打造精細化團隊的想法源自美的樓宇科技,美的樓宇科技將市場進行細分,圍繞不同的板塊都有各自的團隊跟進,分工明確且目標精準,逐漸在每個細分市場都取得了不俗的市場成績。這也正是我希望取得的效果,但是也很明顯,精細的板塊劃分,意味著我們要招的不是十個人、二十個人,而是需要一支超過百人的團隊。”
為了吸納人才,鄧君以及公司高層在2018-2019年內,面試了近三千人,才最終才打造出了這支具備專業性和戰斗力的百人團隊。“我們招人一定要細,財務、采購、設計、業務、安裝等等,都有細致的崗位劃分。這也讓我們在疫情之下,可以比同行擁有更迅捷的反應速度。”而鄧君也坦言,打造團隊的過程是痛苦的:“我們需要的是人才,并且把這些人才放到合適的崗位,說起來特別簡單,但我們實實在在面試了三千多人,然后還需要在選出來的人中進行培訓、考核,最終確認去留。背后龐大的工作量不言而喻,但是我認為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而在選人階段,經驗和文憑不是鄧君篩選的唯一標準,態度才是核心。在三個月試用期內,鄧君會為新員工安排工作,并且明確要求,最終按照完成度來總結新員工的工作情況。其中,完成度不是看新人簽約了多少單,也不僅僅是看拿回來多少信息,信息的有效性以及跟進情況都會進行考量。期間不僅有老師傅帶領傳授,還會進行定期培訓,例如銷售技巧和標書制作,甚至會請心理老師為情緒出現波動的人員進行疏導。提升新人能力的同時,公司也可以從中發現最適合新人的崗位。這套新人的培訓、考核機制,已經在四川鑫恒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也誠如鄧君所說,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憑借著這支精細化、具備專業性的百人團隊,鑫恒德機電在2018年至今的四年間,實現了十倍以上的增長。談及2023年的目標,鄧君充滿自信地說道:“我們設定的目標是3億,不過這已經是很保守的目標,因為預計2023年上半年市場還會經歷陣痛期,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拼出一個未來
其實百人規模的團隊,多少有些“鋪張”,畢竟人員就意味著成本,但在鄧君看來,現在的付出是為未來而投資。“四川建設了天府新區,目前還屬于一艘‘空船’,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旺盛,只是因為疫情導致眾多項目推進遲緩或者延期,但遲早會兌現。未來成都將成為與上海遙相呼應的內陸經濟中心,工程市場的潛力不言而喻,沒有團隊的支持,那你就沒機會去參與競爭。沒有規模作為支撐,很多項目也輪不到我們去競爭。”鄧君分析道。
鄧君認為,作為整個西南區域的核心,四川工程市場的規模瓶頸遠未達到。四川是我國的電子基地之一,當地經濟建設增速有目共睹,而經濟發展也必然會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雖然近三年來,四川工程市場也受到了疫情以及政府資金問題的影響,但也僅僅是建設放緩,隨著疫情放開勢必還將反彈。并且在疫情之下,四川當地的工程商都無法申請高級別資質,體現在項目端也不對資質進行限制,誰都可以參與到項目競爭之中,這也為具備專業度和規模實力的四川鑫恒德提供了發展便利。
其實在很早之前,鄧君已經展示出前瞻性思維。在最初選擇核心合作品牌時,彼時還是歐美品牌的天下,美的樓宇科技雖然展現出崛起的姿態,但在工程市場的份額依然存在差距。但最終鄧君還是選擇了民族品牌代表美的樓宇科技,鄧君表示:“美的樓宇科技有著很強的品牌靈活性,他們會站在商家的角度去思考,這是我們非常看重的一點。后來隨著總包制的全面推行,民族品牌在工程市場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此外,眾所周知美的樓宇科技近幾年完成了業態調整,這樣專精的發展路線以及靈活的市場政策,使美的樓宇科技在工程市場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我們也跟隨著品牌在工程市場屢攀規模新高。”

樣板項目:川航基地
回顧過往的經歷與抉擇,鄧君坦言自己也覺得有些冒險,但路都是拼出來的。商場如戰場,每個人都想在此建功立業,而鄧君自認為也只是比其他人多了份年輕人的拼勁與果敢。對于未來,百人的團隊給予了鄧君無限底氣,隨著四川經濟建設加速,鑫恒德機電也將在鄧君的帶領下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