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治好了暖通行業的精神內耗?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如同第二只鞋子落下,當《2022上半年中國中央空調行業草根調研報告》出爐,行業交出了整體市場增長率為-1.8%的期中成績,似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畢竟,鞋子終于全落下了。下滑,并沒有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當上半年上海、北京乃至更多城市的靜態管理持續影響著第二季度經濟,不少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了預期。青春才幾年,疫情占三年,當疫情和經濟掛鉤,我們似乎也擁有了更好的理由:這些是不能改變的。確實,疫情、市場、昨天是不能改變的,但換一個角度,我們也應該看到投資、競爭力、明天是能改變的。
不能改變的是疫情環境,但能改變的是持續地對長期主義的投資。不可否認,疫情影響了企業短期利益,但基于長期主義投資依舊能夠使得企業獲得回報。麥肯錫最近在《哈佛商業評論》發布的一項跨行業研究表明,著眼于長期進行投資的企業,最終經濟利潤能比競爭對手高出82%,這個結論適用于各行各業。而這些具備長期主義投資觀的企業在經歷經濟低谷時,其修復速度比其他企業快大約40%。對于企業來說長期投資是什么?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就是品牌傳播。在后疫情時代當品牌占領用戶的心智,就會演變成消費的種子,從而在“開花結果”時推動企業不斷增長。
不能改變的是市場低潮現狀,但能改變的是競爭力。“大項目無法開工,中小項目減少,客戶消費力又降低,市場還怎么做,直接躺平好了”,在交流時,某經銷商焦慮心情溢出言外。無疑,暖通行業在進行結構性調整的同時,所面對的競爭亦會比以往更加激烈,環境也會更加復雜。而對于核心競爭力的塑造,則是經銷商能夠做到,并且能夠突圍的應對之道。“心態放平,接受業績下滑,調整結構”,某經銷商對市場的下滑如此表示,而他的“結構”不僅是提高人員的專業性,更是加強對于產品和客戶的研究,不懈努力,做專做精。
不能改變的是事實,但能改變的看待事實的角度。當“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的視頻刷爆朋友圈的時候,一句“二舅總有辦法”,概括了“二舅”不怨天、不尤人的堅韌,以及用從容不迫的態度去看待發生的事實。是的,疫情是事實,門店門可羅雀是事實,消費者購買力下降是事實,但做好產品、好方案、提升專業性吸引客戶、能夠滿足客戶需求亦是一種發揮主觀能動性塑造出來的事實。畢竟,暖通行業已經變化,這需要專注與專業,以及極大的毅力,只要你不放棄追逐的步伐。
古語有句話叫,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將軍并不是不會失敗,而是將軍深知什么是能改變以及什么是不能改變的。只要正確認識那些不能改變的,并積極做好能夠改變的,勝仗才會到來。對于暖通行業亦是如此。對手或許不會變,市場或許不會變,但我們自身卻能夠不斷變化,在困境中逆流而上。下半年才剛剛啟程,而幸好,我們還有時間去改變。
- 下一篇: 2007~2022,濕騰改變了什么?
- 上一篇: 頓漢布什的格調——有溫度,更懂你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