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氟地水藍皮書】連載八:約克VRF“天氟地水”在超低能耗建筑市場應用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國家“雙碳”的目標下,從政府到企事業單位,均投入到減碳的行動中,建筑行業作為碳排量大戶,尤其受到重視,在各種減碳途徑中,超低能耗建筑已成為降低建筑碳排放的主要途徑之一,暖通空調作為剛性建筑配套,其重要發展機會已經來臨。
案例一:上海靜安某超低能耗樓盤項目
圖1 上海靜安某超低能耗樓盤 空調平面圖
空氣源熱泵兩聯供系統技術作為熱泵技術的一種,本身就隸屬于國家鼓勵超低能耗建筑冷熱源解決方案之列。而“天氟地水”系統作為風冷多聯式空調和空氣源熱泵產品的拓展,具有舒適性、智能化、穩定性、低碳節能四大方面的優勢,能夠更好地應對超低能耗建筑對于室內舒適度、設備節能性的要求。
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相較于傳統建筑具有更嚴格的設計要求。2019年9月1日,國家標準《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 GB∕T_51350-2019》正式實施,成為第一本國家性規范,指導超低能耗建筑的方案設計。本部分將以此標準為引導,闡述熱泵兩聯供系統對于此類建筑的解決方案。
案例一:上海靜安某超低能耗樓盤項目

上海靜安某超低能耗樓盤項目由華發股份和仁恒置地兩家開發商聯袂打造,有“當代合院 世界作品”的美譽,項目位于上海市靜安區,項目體量共602套,目前超低能耗樣板房均為洋房戶型,已采用整體式“天氟地水”產品。
上海靜安某超低能耗樓盤項目主力戶型為70、90戶型;項目采用裝配式建筑,外機平臺空間緊張。項目采用整體式單風扇“天氟地水”系統進行配置,室外機整體設計,集成熱水換熱器、動力裝置等諸多配件,適配小外機平臺,同時節約大量室內空間;室內采用直流無刷DC多聯室內機搭配2000級電子膨脹閥,對超低能耗負荷進行精確適配并降低室內噪音,形成節能、舒適、安靜的生活環境。空調平面圖如圖1,地暖平面圖如圖2。

圖1 上海靜安某超低能耗樓盤 空調平面圖

圖2 上海靜安某超低能耗樓盤 地暖平面圖
案例二:上海靜安某超低能耗樓盤

上海靜安某超低能耗樓盤,位于四行倉庫旁,靜安區蘇州河畔。最終由華發仁恒聯合體斬獲。該項目位于靜安區內環內,緊靠曲阜路地鐵站和大悅城,四行倉庫和蘇州河都是它的景觀,城市資源、文化底蘊都是上上之選。
項目約8個戶型;項目采用裝配式建筑和一體化保溫外墻,外機平臺空間緊張。項目采用整體式“天氟地水”系統進行配置,室外機整體設計,集成熱水換熱器、動力裝置等諸多配件,適配小外機平臺、同時節約大量室內空間;同時“天氟地水”整體式兩聯供16kW系統具有單風扇、雙風扇兩種選擇,本項目采用單風扇外機,極大優化了室外機散熱和安裝環境。室內采用直流無刷DC多聯室內機搭配2000級電子膨脹閥,對超低能耗負荷進行精確適配并降低室內噪音,形成節能、舒適、安靜的生活環境。空調平面圖如圖3,地暖平面圖如圖4。

圖3 上海靜安某超低能耗樓盤 空調平面圖

圖4 上海靜安某超低能耗樓盤 地暖平面圖
在部分區域,熱泵兩聯供設備在超低能耗建筑的使用率可達近百分之百,究其原因,是在超低能耗建筑中使用熱泵兩聯供設備的優勢性明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超低能耗設計規范鼓勵使用太陽能、空氣能、地熱能、廢熱、余熱等資源作為暖通空調冷熱源,鼓勵使用熱泵技術。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熱泵兩聯供設備本身作為熱泵技術,是國家認定可再生能源的一種;因此在此類建筑中使用熱泵兩聯供設備,本身就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種方式,順應國家雙碳政策要求,作為清潔能源充分發揮了熱泵技術優勢。
超低能耗建筑以降低能耗為主旨,對建筑使用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能效需求。熱泵兩聯供設備采用高效(如補氣增焓)壓縮機,在制熱時可增加冷媒循環量,從而提高機組的制熱量;設備熱水側采用直流變頻水泵,功率低至20~70W,進一步降低設備功率。高APF值和高IPLV值,能夠應對超低能耗建筑對于能效的高要求。
由于超低能耗建筑的高施工難度和精密安裝工藝要求,此類建筑多采用裝配式設計,嚴格限制精裝配套;熱泵兩聯供設備的安裝同樣對施工工藝有一定要求,在建筑裝配施工時同步進行暖通設備的安裝,有利于保證熱泵兩聯供設備安裝質量,也有利于超低能耗建筑建造工藝的落地實施;二者相輔相成,整體提升建筑品質。
超低能耗建筑作為相較傳統建筑類型有更高要求的綜合體,其造價必然較高;除政府予以政策和經濟支持外,建筑甲方也需要提升其整體建筑價值的手段。熱泵兩聯供作為目前暖通空調市場上最新一代的解決方案,用于超低能耗建筑,可以適應樓盤高端形象,提升整體價值,以其舒適、節能、靈活性,吸引客戶購買或業主入駐,為甲方帶來全方位的形象提升和多種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