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氟地水藍皮書】連載五:約克VRF“天氟地水”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市場應用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中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國家“雙碳”的目標下,從政府到企事業單位,均投入到減碳的行動中,建筑行業作為碳排量大戶,尤其受到重視,在各種減碳途徑中,超低能耗建筑已成為降低建筑碳排放的主要途徑之一,暖通空調作為剛性建筑配套,其重要發展機會已經來臨。自2016年以來,鼓勵發展超低能耗建筑的省市越來越多,超低能耗建筑發展逐漸升溫,目前已有29個省市及自治區出臺170余項政策,推動超低能耗建筑發展。
目前國內已實施60余個超低能耗建筑項目,區域涵蓋嚴寒、寒冷、夏熱冬冷、夏熱冬暖四個氣候區。建筑類型涵蓋居住建筑、展覽建筑、辦公建筑、旅館建筑、教育建筑和農村建筑等多種建筑類型。超低能耗建筑的低負荷特性,使得建筑深度電氣化成為可行方案。上述實施項目除個別采用燃氣或生物質鍋爐作為熱源外,全部以電動熱泵作為采暖/制冷設備,實現除炊事以外全部終端能耗電氣化。作為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措施,熱泵將是我國供暖空調領域低碳轉型的必選技術之一。
空氣源熱泵兩聯供系統技術作為熱泵技術的一種,本身就隸屬于國家鼓勵超低能耗建筑冷熱源解決方案之列。而“天氟地水”系統作為風冷多聯式空調和空氣源熱泵產品的拓展,具有舒適性、智能化、穩定性、低碳節能四大方面的優勢,能夠更好地應對超低能耗建筑對于室內舒適度、設備節能性的要求。
此外,由于超低能耗建筑的高建造成本、高造價投入,樓盤建筑也需要更高端的內裝設備提升其價值。熱泵兩聯供系統作為暖通空調行業高端市場解決方案,能很好地應對此類建筑的增值需求。以上海為例,2021年上海建成20余個、400萬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無一例外均選擇了熱泵兩聯供系統作為暖通系統解決方案,以適配高端樓盤定位。熱泵兩聯供系統已經成為超低能耗建筑主選方案之一,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地市場。
解決方案
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相較于傳統建筑具有更嚴格的設計要求。2019年9月1日,國家標準《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_51350-2019》正式實施,成為第一本國家性規范,指導超低能耗建筑的方案設計。本部分將以此標準為引導,闡述熱泵兩聯供系統對于此類建筑的解決方案。
室內環境參數解決方案
《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_51350-2019》第四章中指出,房間內主要房間熱濕環境應當按照以下參數,如下表所示,進行設計,通過限制舒適性指標,避免了以犧牲舒適度達到節能目標的行為。

“天氟地水”系統室內機配置4+1溫度傳感器,微電腦控制2000級電子膨脹閥調節制冷劑流量,提升了體感舒適度,滿足了超低能耗建筑環境的品質要求。如圖1所示。

圖1“天氟地水”設備溫控解決方案
《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_51350-2019》第四章中指出,居住建筑室內噪聲晝間不應大于40dB(A),夜間不應大手30aB(A);對于其余建筑類型,也有明確的噪聲要求。“天氟地水”兩聯供內機,采用全直流消音室內機,直流電機+直流水泵,打造全直流系統;噪音值最低為17dB,為超低能耗建筑優質低噪聲優質室內末端。

圖2“天氟地水”內機靜音方案
低負荷配置解決方案
《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_51350-2019》第六章中6.1章節,對各類建筑的圍護結構提出了設計要求,其傳熱系數等各類建筑性能指標均高于目前現行國家標準。此類建筑室內負荷低于傳統建筑,對暖通設備提出了新的需求。“天氟地水”兩聯供系統針對超低能耗建筑推出專用小容量室內機,最小容量低至1.2kW,應對低負荷配置下小房間的室內末端需求。同時針對室內低負載率運行工況,“天氟地水”兩聯供系統主機配比率均可達到1.5,降低主機容量的同時,充分發揮設備部分負荷工況高性能,做到節能、高效。

圖3 “天氟地水”系統超低能耗用室內機
冷熱源解決方案
《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_51350-2019》第六章中6.2章節,對“天氟地水”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能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天氟地水”兩聯供設備均根據國家規范進行APF值測試,能效能夠滿足國家規范要求。
新風系統解決方案
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對于氣密性有嚴格要求,因此高效熱回收裝置是此類建筑必須設置的新風解決方案。《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_51350-2019》第六章中6.2章節,要求新風熱回收裝置顯熱型交換效率不低于75%、全熱型不低于70%。“天氟地水”兩聯供設備可搭配高效熱回收裝置,熱回收效率滿足規范要求;室外新風與室內排風通過高分子聚合超能芯進行能效回收,全熱交換器特設旁通風道,自動判斷春秋季室外溫度接近室內溫度時,開啟旁通閥,實現節能低耗運行,如下圖4。

圖4 “天氟地水”新風解決方案
監測與控制解決方案
對于超低能耗建筑,良好的運營節能是其最終實現低能耗的重要一環。《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_51350-2019》第七章中,對于建筑的監測與控制提出了多項要求,例如“7.1.38應設置室內環境質量和建筑能耗監測系統,對建筑室內環境關鍵參數和建筑分類分項能耗進行監測和記錄”,“7.1.41在一個系統內集成并收集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照度、人體在室信息等與室內環境控制相關的物理量”等。
“天氟地水”兩聯供順應國家發展潮流,物聯智控,全新智慧升級,為業主帶來良好控制體驗的同時,滿足規范對于控制的嚴格要求,保證系統低能耗,如圖5所示。

圖5 “天氟地水”智能化控制簡介
- 下一篇: 卡塔爾世界杯耀眼的中國元素里,閃亮的格力藏不住
- 上一篇: EK直膨式空調機組煙草行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