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求“真”,天加高能效方案再出圈
暖通家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的實施,在行業里掀起了“能效浪潮”,為了在暖通空調行業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綠色高效制冷技術的發展,首屆“大師杯”高能效空調系統工程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應運而生,并在行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大賽中,天加旗下南京福加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參賽選手之一,憑借自身的技術沉淀做到真數據、真高效、真節費,再次破圈。
用真數據詮釋真高效
一直以來,天加都在踐行“看得見的節能”這一理念,用“真數據”詮釋“真高效”。而此次大賽相較傳統模式做出了新突破,以“實測數據”為根本,意在重塑行業公信力體制。所以不論是天加還是大賽都在追求用實測數據說話,呈現看得見的高效,這也是雙方達成合作的關鍵所在。

廣州地鐵13號線新塘站項目獲評“卓越獎”
據悉,此次大賽的參賽數據完全由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進行的實地檢測再統計得出,福加呈現的成績亦是如此。此外再經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分會、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組織行業專家成立評審專家委員會進行評審,最終以更科學、更精準、更客觀、更系統的角度去評價中央空調系統的整體節能效果。所以作為參賽者,福加打造的廣州地鐵項目被評為“卓越獎”,SCOP6.1的超標準高效機房方案,既展示了自身實力,也到行業肯定的同時,更發揮榜樣的作用,助推了行業公信力體制的建立。

不僅是賽事,對于日常運行的項目,天加還建立了由用戶方、設備方、國家權威機構三方在云端不間斷的監測平臺,持續落實節能看得見。為了進一步加強數據的可靠性,天加更是在能效控制系統中嵌入了區塊鏈技術,保證運行的數據從落地開始就不可篡改。從而實現節能數據的真實、透明、可靠,向用戶展示“看得見的節能,看得見的公信力”價值,最終實現的是“真高效”而不是“假節能”。
用真高效成就真節費
從廣州地鐵的SCOP6.1到寧波地鐵SCOP6.9,天加不斷地突破能效天花板,領先市場。但在落地、交付過程中,天加追求的是數據的真實、切實節省用戶費用。所以盡管天加已經將指標交付作為新的交付模式,但一味追求數字上的突破并不是其所專注的,反之,“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才是其長期堅持的。
針對環境、需求等差異,想要做到真高效、真節費,這意味著天加無法將一套方案生搬硬套應用于所有地域、領域、項目,而是因地制宜,根據業主要求做出動態化的調整。“不論SCOP值為1還是100,用戶根本不了解,他們最在意的不僅是機組運行費用,還有收益回收周期。所以我們在方案打造時也并非是采用機組全換新這樣粗暴的方法,而是設身處地考慮用戶的成本投入,通過方案設計、運行調試、智能控制等多重手段實現節能。”對于如何實現“真節費”,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福加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李新美這樣表示。事實上,此次獲獎的廣州地鐵項目就是典型的既節能又節費的“雙節項目”,盡管天加只使用了普通非變頻螺桿機,但在歷時3年左右的精細化調試中,依舊取得了SCOP6.1的成績。

廣州地鐵13號線新塘站高效機房
也正如李新美所言,能效指標只是一個數字,是行業技術水平的代表。從實際應用來說,方案合理性才是用戶首要考慮因素。作為方案提供者,首先要做的是在用戶的預算內做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能效,使得方案成本超出用戶預算范圍。即便在用戶的預算范圍之內,僅僅為了提升0.1的能效而投入額外的成本,讓原本5年就可以完成收益回收,現在卻要10年才能完成,這樣指標提升和成本投入不成正比的方案優化屬于本末倒置,與天加“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的初衷背道而馳,與用戶關注的“真節費”的目標更是相去甚遠。
通過大賽在自我監測、降低用戶成本上,天加再一次實現了突破。對于行業公信力體制的塑造、對交付模式升級的促進,天加也再一次展現了自我擔當。未來,在實現暖通空調系統高能效的道路上,天加將繼續融入更多關鍵“真”,更好地推動行業高能效空調系統的應用,為行業呈現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