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區2022年冬季清潔取暖改造23613戶
發表于: 來自:朔城區人民政府網
朔州市朔城區2022年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方案
在“雙碳”目標下,按照國家、省、市冬季清潔取暖的工作要求,結合《朔州市冬季清潔取暖項目實施方案(2021-2023)》及實際工作開展情況,為有序推進朔城區2022-2023年冬季清潔取暖改造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策部署,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能源發展,在清潔取暖工作中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農村生活方式革命,鞏固和提升清潔取暖改造成果,深入推進清潔取暖工作。以保障廣大群眾溫暖過冬、減少大氣污染為立足點,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合理負擔、惠及民生”的原則和“居民可承受、運行可持續”的要求,因地制宜、以量定改,提高清潔供暖比重,降低用戶側能耗,構建綠色、節約、高效、協調、適用的清潔供暖體系。
二、實施原則
按照“市級指導、區級推動,企業實施、企業運營,戶為主體、整村推進,多元投入、政府獎補,因地制宜、經濟適用”的原則,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底線,積極穩妥推進清潔取暖,嚴格遵循“先規劃、再合同、后改造”的程序,保障群眾基本取暖需求,牢牢守住不讓居民挨凍底線,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
三、總體任務
根據市政府要求,結合《朔州市冬季清潔取暖方案(2021-2023)》,朔城區2022年熱源側清潔化改造要完成2022-2023年兩年改造任務共23613戶,其中集中供暖9387戶、“煤改電”6130戶、“太陽能+”4173戶、生物質爐具+燃料3923戶。
結合我區各鄉(鎮)、各街道上報數據及實際情況,確定我區2022年冬季清潔取暖各路徑改造任務共23613戶(詳見附件)。
四、改造范圍及路徑
(一)改造路徑
清潔取暖工作改造方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熱源側熱源清潔化替代和用戶側建筑能效提升。
1.熱源側熱源清潔化替代
(1)熱電聯產集中供暖
優先采用熱電聯產集中供暖進行提升改造,主要工作包括換熱站、一次管網和二次管網建設;共涉及5個鄉鎮(街道)14個村(片區)9387戶。
該項工作由區住建局牽頭實施,負責項目立項、招標等工作。
(2)分戶式“煤改電”
每戶配備一臺低環境溫度空氣源熱泵熱水機(制熱量不小于3kW)、一臺電磁爐、電熱炕(面積5平方米)以及線路改造;共涉及4個鄉鎮20個村5274戶。
該項工作由市生態環境局朔城分局牽頭實施,負責項目立項、招標等工作。
(3)分布式“煤改電”
分布式“煤改電”主要包括熱源站(空氣源熱泵機組構成)建設、管網建設、一臺電磁爐及電熱炕(面積5平方米);共涉及2個鄉鎮(街道)2個村(崔家窯村、東邵莊村)856戶。
該項工作由區能源局牽頭實施,持續推進2021年未開工項目。
(4)“太陽能+”
每戶末端配備一臺低環境溫度空氣源熱風機(制熱量不小于3kW)、一臺直熱式電暖氣(制熱量不小于2kW)、一臺電磁爐、電熱炕(面積5平方米)以及線路改造、太陽能光伏板一套(戶均70平方米);共涉及3個鄉鎮(街道)35個村4173戶。
該項工作由市生態環境局朔城分局牽頭實施,負責項目立項、招標等工作;
(5)生物質爐具+燃料
在各種管網線路難以觸達、擴散條件好、生物質資源豐富的區域,使用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生物質爐具兜底,技術路線優先選用集中式或分布式生物質爐具供暖。“生物質爐具+燃料”清潔取暖包括生物質爐具一套、末端暖氣片兩片及生物質燃料。采用分戶式爐具的必須在人員活動的室內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生物質爐具煙氣污染物排放應滿足《山西省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14/1929-2019的要求。生物質顆粒的技術指標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生物質成型燃料質量分級》NB/T34024-2015或山西省環境與資源保護協會發布的團體標準《民用生物質燃料質量分級》T/SXERA007-2020中的要求,并確保供應原料的質量等級與采購合同簽訂的要求一致。
政府補貼生物質燃料購買費用,補貼標準每戶每年最多不超過3噸。
共涉及6個鄉鎮75個村3923戶。
該項工作由市生態環境局朔城分局牽頭實施,負責項目立項、招標等前期工作。
- 下一篇: 樹標桿進行時,歐博空調湖北中健醫療項目進入全面調試階段
- 上一篇: 銅價延續小幅反彈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