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積微到東芝,開利這盤棋下活了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2021年,開利公司宣布完成對積微集團及其子公司的收購。短短一年后,在2022年2月披露東芝集團計劃將空調業務東芝開利公司的股份出售給美國開利公司后短短不到3個月的時間,這一股權收購案又有了最新的進展:原定于9月完成的收購計劃,或將提前至6月末完成,屆時完成收購后,開利將擁有東芝開利95%的股份。
可以說,在完成對積微的收購,重新架構自身輕商部門后,開利對VRF產品市場的重視已經躍然紙上,而此番加速對于東芝開利股權的收購,無疑為其更快一步實現對于這一市場的深入布局,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而對于冷水機市場的頭部品牌——開利來說,此番融入了在輕商領域同樣成果顯著的東芝和積微的力量,全面盤活了其在輕商市場中戰略布局,更將以綜合而全面的姿態,迎接新一階段市場競爭。
不可忽視的“單兵能力”
走活這盤棋,這兩手關鍵性的收購顯然起到了重要的意義。僅從品牌的沉淀和影響力上來看,開利是“現代空調的發明者”,東芝是“變頻空調的發明者”,而積微又是一個同樣在這一領域有著深厚沉淀的民族品牌代表。三名暖通空調領域的“巨人”各自秉持著自身在暖通空調行業的成熟經驗和創新精神,凝聚出的力量足以實現其對市場布局的持續深入和落實。
可以發現,無論是東芝還是積微,顯然都是開利在輕商市場的布局戰略中最重要的拼圖。首先,東芝空調的實力毋庸置疑,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二十年間,東芝空調在多聯機市場的占有率和影響力連年保持高歌猛進的兩位數增勢,多聯機市場占有率更是長期占據外資品牌的三甲。

而深耕國內外市場多年的積微,更是同樣在多聯機、模塊機、單元機等產品的探索以及市場的布局中均有深入的理解,充分了解中國市場需求的積微在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身的核心受眾群,不僅在發展的道路上收獲了不俗的成績,而且建立起的品牌影響力也在推動著其朝著更具前景的未來前進。而其十幾年來在海外市場的沉淀,也給了它在未來更多的發展可能。

當然,再加上開利自身在水系統產品上的深入布局,以及對輕商業務在近兩年來的積極調整,開利通過產品的推陳出新和影響力的建設,同樣在其錨定的市場中獲得了正向的反饋成果。可以說,未來這三大品牌矩陣所建設出的市場規模勢必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在這三個極富競爭力的品牌影響力的疊加下,同樣將會發揮出1+1+1>3的力量,在未來實現面向中國乃至全球輕商市場的布局強化。

蓄勢待發的“集團作戰”
當然,在市場膠著的競爭中將自身發展的這盤棋走活,絕不僅僅依靠的是過往的成績,而更聚焦于一系列硬實力的提升,所能夠帶來未來長期發展的力量強化。首先,在產品側上。建立在開利自身研發制造能力的基礎上,如今又融入了東芝、積微各自在研發、制造等方面的成熟硬件,產品側的可靠性保障顯而易見。無論是開利在冷水機產品上的厚重底蘊,還是東芝、積微在以多聯機為代表的產品上的沉淀,彼此之間的優勢互補將成為必然,而集合三方力量后,無論對于任何一個品牌而言,其產品硬實力的提升也同樣將成為未來競爭市場時的有力武器。
其次,渠道側。除了銷售規模、研發制造實力的領先,以及其逐漸建立起的品牌形象和面向市場的口碑影響力。無論是東芝、積微,還是此前在渠道建設上稍遜一籌的開利,都已經擁有了培育多年,且成熟穩定的渠道網絡。完善的渠道體系,再加上來自開利更多的支持,無論對于東芝、積微還是開利自身,在未來更進一步拓寬市場的規模和影響力,以及在中國市場加速沖擊更大規模都有著積極的助推作用,而三者之間不同渠道業態的相互補充,更會進一步激活各品牌的市場價值,贏得更多的機遇。
最后品牌側,無論是開利收購積微,抑或是增加對于東芝開利公司的股權的持有,資本的變化并未影響到三個品牌運作的現狀,依然保持著現有的經營模式而未發生更多的調整。不過,或許在這樣的不變應萬變中,未來的開利公司,將憑借旗下的開利、東芝、積微三大品牌構建的矩陣,進一步強化自身在全球暖通市場中的實力,不僅會發揮出自身冷水機產品的業務優勢上,同樣也會借助輕商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制造以及銷售推廣能力,實現自身經營規模的持續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