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字重塑產業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行業資深職業經理人 馮文祥
從人工智能的興起,到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再到機器人的崛起,無一不在彰顯一個事實:數字化技術正在改變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數字化技術也帶來永久性、顛覆性的改變。用現在社會上流行一句話,所有的行業所有的事情都值得用數字重塑一遍,之于暖通空調這一垂直細分的產業也同樣適用。
數字經濟作為引領未來的新經濟形態,既是經濟提質增效的新變量,又是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藍海。現如今,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入,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推進。如今,智慧建筑領域的觸角已經延伸到每個人的家庭。對于行業而言,這是促進、是推動,更是一種顛覆。
從產品到服務,暖通行業已然進入深水區
現在的暖通行業開始從行業爆發期逐步過渡到“深水區”,暖通行業玩家在抓住機遇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伴隨而來的一系列新生問題。從過去幾年的市場發展情況來看,整個暖通市場競爭愈加激烈,雖然2021年的市場規模達到一個新的高位,但無論是整體市場、區域市場,甚至是不同品牌之間都呈現出了結構性的變化,短期內很難有產品出現較大規模的增長。
從產品技術來看,傳統的空調的四大件已經成為一種定式,很難從制冷原理上做出突破,更多的是在能效的提升,產品的變頻化上等不斷改善。可見,暖通行業不管是什么樣的設備出現,最底層的基礎不突破,很難有顛覆性變革,目前大家寄予整個產業帶來最大變革的就僅在新冷媒的替代變化上。此外,從服務上來看,暖通空調這個行業是典型的重度垂直的傳統服務行業,在現如今消費需求的升級的當下,促使我們從不同的更多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物聯網時代下,用戶需要的不再是同質化的產品,廠商也很難通過產品提高用戶黏性。因而在用戶需求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生活的定制方案,把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進行充分應用,將個性化、定制化的智慧服務引入家庭,從而啟發更多生活靈感。當然,智慧家庭不僅是簡單的產品連接,更是人與人、人與生活的連接。
AIoT融合,為暖通空調行業開辟一個新賽道
鑒于傳統增長模式效益日漸低下,空調產品的數字化將進一步推動行業高端化進程。目前暖通空調產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舒適性空調,另一類則是工藝性空調,但兩大類空調都對自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對于舒適性空調而言,當生活品質提升到一定階段之后,對于舒適度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就要求企業提升控制設備的生產工藝水平,從而提供更為優質的產品。而對于工藝性空調而言,包括高效機房、電子廠房、藥廠、養豬、大棚等等,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對于溫度控制的需求也各有不一,但都離不開控制系統。若將AIoT的算法和技術,植入空調設備之中,將會讓其成為一個會思考的空調。一方面能夠從濕度、潔凈度、舒適度等綜合維度提升空調的使用體驗;另一方面,從而實現在節能、減排的同時,實現溫濕度變化的數字化、可視化,并通過數據學習和算法,幫助形成一套完備的數字仿真模型,通過“掌-端-機房-云控”能夠讓用戶更清晰、更直接的了解到建筑的運行情況和運行狀態。
從客戶端來看,能夠通過產品不斷占領用戶心智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暖通空調產品迭代很慢,也很難給客戶提供持久的新體驗。早先對于空調定義便是溫調,僅是溫度的調節,但后期通過自控技術,將空氣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壓力、潔凈度等參數控制到一定范圍內,從而形成廣泛意義上的空調概念。但AIoT的應用則不一樣,隨著將AI技術的植入,空調產品將會更加智能化,通過記錄用戶的習慣調節溫度,根據天氣的變化會自動應對等等,隨時給客戶新的體驗。
而從渠道端來看,經銷商不再是單純的賣產品,更多的是為客戶提供集成化的系統解決方案。通過將空調和自控技術結合形成新型的解決方案,例如為客戶提供的VAV變風量空調系統就是典型的空調和自控的結合,沒有自控,便無法形成變風量系統。高效機房也是空調和自控的結合,沒有高精度的控制元器件和尋優算法無法實現EER的商業承諾。因而未來的經銷商應該基于對場景解決方案的深度理解轉型成為室內空氣品質服務商、節能服務商或建筑運行碳排管理服務商等,不僅能夠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同時還可為用戶提供后期的運維服務。例如當前大火的“東數西算”中的數據中心一樣,暖通商家為其提供的不僅僅產品,更多的是一系列系統的集成服務。從系統的角度著眼,自控是核心,而冷水機只是其中一個設備。
當然,AIoT技術的融入不僅僅局限于空調產品本身,比方說在空調機房中,原來檢修是人為操作,現在我們跟同濟大學聯合開發了巡檢機器人,融合了諸多AI算法,可以通過數據監控,如果出現故障,便可通過機器人實時進行檢修維護。在國家提倡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移動互聯網深入應用與5G技術不斷發展,工業機器人、傳感器被廣泛應用,以及VR/AR/MR被越來越多應用于各類暖通空調的應用場景中。數字化轉型發展也將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點,其中對于AIoT技術的綜合應用,也將成為暖通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