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焦點訪談的“雙碳”如何走向暖通市場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2021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雙碳”元年,節能減排賦予了各行各業新的歷史使命。雖暖通空調行業作為二級行業并不是直接面對“雙碳”的領域,但作為服務于一級行業的必要條件,暖通空調行業的發展也可以說是和“雙碳”目標息息相關。央視新聞《焦點訪談》播出《能耗超低,建筑變綠》專題,再一次將暖通空調產業在“雙碳”目標下提升到新的高度,不管是政策端、產品端、系統端、應用端等,“雙碳”目標可以說是各個角度全面滲透,暖通空調行業的“雙碳”大戲就此揭幕。

近年來,國家陸續頒布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建設的有關政策,推動建筑節能邁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已然成為建筑領域實現“雙碳”目標的重頭戲。不可否認的是,占據公共建筑能耗50%~60%的暖通空調系統,其節能降耗顯然已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徐偉院長在《能耗超低,建筑變綠》專題中表示,為實現建筑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措施就是推動新建建筑盡快實現超低能耗,比現在實行的節能標準要降低50%以上。
首先,產品的創新升級一定是暖通空調系統節能高效的基礎。如果以前產品的節能還只是一個概念的話,那現在必將是要用實際行動去落地的主旋律。制造企業也較早認識到了形式的變化,并在產品和技術層面做了很多的嘗試與努力,加速著行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其中,大型冷水機變頻化趨勢最為明顯,磁懸浮的應用也從成熟向特色化發展,非電空調——溴化鋰在工業領域也獲得了進一步的利好空間,以及多聯機、單元機新能效標準的發布等,都在預示著暖通空調行業高效性的時代已經到來。
其次,系統層面的不斷推陳出新也在做著積極的貢獻。“雙碳”目標驅動下,整個暖通空調行業都在朝著綠色、低碳、環保的發展道路前行,從設備節能到系統節能全面升級,也在有效降低著應用場景的碳排放。考量整個建筑能效水平的,絕不僅僅是設備這一單品,整個系統的運行控制以及長期的運維監測等才是重中之重。從產品設備層面上升到系統層面,帶來的就是安裝工藝的提升,每一個環境材料的選配,以及后期智能化、可視化運維的搭建等,來提升整體系統的能效。
再者,聚焦到應用端,暖通空調行業服務的領域也極為廣泛,從軌道交通、醫療制藥、文體教育到地產住宅,工業化工等領域,暖通空調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雙碳”目標的催化下,各應用場景的節能要求也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在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系統解決方案的不斷創新突破,以及多年的研究與實踐,適用于各個領域的低碳節能應用方案亮相于行業與市場。諸如針對軌道交通、工業建筑、教育醫療等應用場景,暖通空調行業也在推動著各行各業的節能改造,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在“雙碳”戰略發展的當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應用發展也在不斷深化。其實,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國已經走過了近十年的發展之路,作為建筑環境服務產業鏈重要成員,未來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也必將是中國暖通空調行業關鍵的十年。伴隨著疫情趨于平穩下的經濟全面復蘇,以及“雙碳”大戲帶來的暖通空調產業的極大利好,推動著中國暖通空調產業的升級轉型,以及渠道商層面多維度的創新。面對市場的需求升級,“雙碳”大戲的舞臺上,更需要暖通行業下的從業者為實現產業綠色健康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