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信年終盤點:披荊斬棘,火力全開
發表于: 來自:必信
光陰似箭,回望過去,忙碌又充實的2021已經結束。這一年必信一路披荊斬棘,火力全開,收獲了碩果累累,并邁著堅定而穩定的步伐走向了2022年。
2021年中國進入“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聚焦能源效率,關注能源領域革命,積極推動采用清潔能源,并實施了“拉閘限電”、上調電價、氣價以及國家實施管控能耗、去產能提質量等一系列政策。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對于必信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回望2021,我們精彩不斷。這一年,在保證穩定生產的同時,我們推出了全新的產品;這一年,我們積極開拓海內外市場,樹立了多個典型案例;這一年,我們收獲滿滿,入選目錄、獲得AHRI認證、節能產品認證……
必信的2021
推出全新的產品
必信生產各類磁懸浮產品,囊括了水冷、風冷、蒸發冷等多系列多規格的無油冷機產品和無油直接蒸發式空調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工業廠房、酒店以及數據中心等領域。

與此同時,必信不斷深化磁懸浮技術的綜合利用,吸納新技術,尋求突破,并在2021年中國制冷展上推出了Tesla-Edison Flexible Unit磁懸浮交直流兩用柔性機組和磁懸浮低溫余熱有機朗肯循環(ORC)發電機組兩款新品。前者是一款可以同時采用交直流輸入的智能磁懸浮機組,可實現交直流0毫秒切換,并進一步提升柔性負載和電能質量,在提高用電的效率以及用電品質的同時,降低建筑能耗,提升整體系統的使用效率。后者則是采用磁懸浮無油技術的發電機,結合模塊化設計、磁懸浮技術、自動并網、透平膨脹機-發電機一體設計、變工況自動調節等技術,利用鋼鐵冶煉、化工、輕工等高能耗企業的余熱,實現二次利用。

多元化的系統解決方案
必信在磁懸浮技術領域內不斷開拓創新應用,發揮自身優勢,實現不斷的升級和進步,不僅擁有針對多元化細分市場成熟的制冷系統解決方案、完備的清潔供熱系統解決方案、全無油冷媒技術解決方案、全無油低溫系統解決方案以及蒸發式水冷機組解決方案,還基于自身研發的系列磁懸浮冷水(熱泵)機組,提出了交直流兩用磁懸浮高效機房解決方案、低溫余熱有機朗肯發電技術解決方案、高溫工業熱泵及烘干解決方案和低溫余熱熱電協同區域供熱解決方案的創新應用。
綜合以上這些解決方案,必信在綠色建筑和工業的應用方面,在新基建的使用領域,以及區域能源的解決方案上,必信都能為客戶提供更合適的場景化的綠色系統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現綠色升級,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樹立多個典型案例
2021年,必信基于自身研發的系列磁懸浮冷水(熱泵)機組,結合新技術,提供了不同的創新解決方案,在工業領域、清潔供熱、醫院、商業等細分領域獲得了較大的突破,并樹立了多個典型案例。


產品專利及證書
目前,必信擁有冷熱電相關自主專利80余項和2項軟件著作權,其中發明專利20余項,并擁有完善的的ISO9001、ISO14001和ISO45001三大管理體系。
2021年,必信的磁懸浮無油冷水機組、冷水機組測試臺再一次通過了AHRI年度檢驗;同年,經過全面充分的準備,必信再次通過合肥通用所的測試,獲得了節能產品認證證書。這些證書不僅是對產品的高度認可,也為用戶選擇必信產品提供了信心與保障。

再度入選工信部目錄
2021年,必信憑借“磁懸浮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再度入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先進適用技術產品目錄(2020)》,這是繼2016年、2019年入選后,必信第三次入選該目錄,這也是專家和領導對必信產品的肯定與認可。

參與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參與“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建筑智能化系統平臺技術(2017YFC0704100)
該課題主要是研發全新的適應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需求的扁平化、無中心建筑智能化系統平臺技術,建立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建筑智能化技術體系。在課題研究中,必信主要承擔開發智能磁懸浮冷水機組的任務。目前,該課題已順利通過專家組的驗收并結題。

參與上海科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超低能耗互聯網數據中心節能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19DZ1208500)
該課題主要通過研發高能效制冷機組關鍵技術,開發能匹配高能效數據中心環控系統的制冷機組,配合開展既有數據中心節能工程應用示范。必信主要承擔開發數據中心高效制冷機組的研發與示范的任務,以具體的新產品提升上海地區數據中心運行能效,從而保障上海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和城市數字生活的全面提升。

未來,必信將繼續專注磁懸浮技術的研究與探索,不斷用創新思維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制造,從綜合的角度為客戶提出更多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并積極推動采用清潔能源,致力于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實踐與創新應用,從而進一步提高能源使用率,為國家節能降耗做出貢獻,助力國家盡快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并推動各行業走低碳轉型和綠色復蘇之路,以此加快創造清潔、安全、繁榮的低碳未來,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 下一篇: 李道平:規范行業,實現低碳綠色高質量持續發展
- 上一篇: 專訪設計師王平仲 “天圓地方”的設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