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總書記視察格力后,格力電器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發表于: 來自:南方日報
10月20日,記者跟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走進格力模具生產車間。數條全自動生產線上,由格力自主研發的數控機床及工業機器人正在有序運轉。董明珠告訴記者,目前格力智能裝備產品在滿足內部需求之余,已面向市場收獲大量訂單。
2018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格力電器公司,先后視察了公司展廳、精密模具車間和重點實驗室。習近平強調,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一個關鍵,制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力更生奮斗,靠自主創新爭取,希望所有企業都朝著這個方向去奮斗。
如今,三年過去了,格力電器在自主創新上交出了怎樣的答卷?董明珠說,格力電器將繼續堅持走自主創新發展道路,研發創造核心技術,積極推進智能制造升級,向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制造集團穩步邁進。

自主創新
研發經費投入不設上限
“只要這項技術是有價值的,是能推動行業的進步和社會的進步,我們就會一直堅持。”在采訪中,董明珠多次強調,格力對研發的投入沒有設限,但會以技術成果來檢驗投入。
目前,格力電器累計申請國內專利86280項,其中發明專利44272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排行榜中,格力電器排名全國第六,家電行業第一。現擁有33項國際領先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中國專利金獎2項、中國外觀設計金獎3項。
對自主創新的堅持,奠定了格力電器多元化發展之路的穩固基礎。
董明珠介紹,在消費品領域,格力電器已實現從空調到冰箱、洗衣機、廚電及生活電器的全產業鏈覆蓋,“我們強調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研發技術,圍繞著健康、節能、舒適的目的開發我們的產品。”
在備受關注的裝備領域,通過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格力電器已面向市場實現了客戶定制化的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大型自動化生產線解決方案。智能裝備產品覆蓋了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伺服機械手、智能倉儲裝備、智能檢測裝備等10多個領域的超百種規格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工業機器人四大關鍵零部件中的控制器、驅動器、伺服電機和減速機,格力電器通過技術攻關均實現了自主研發和生產。
“我們國家對裝備的需求量很大,但大量必須依靠進口。中國要成為真正的制造大國,必須要有自主裝備的支撐。”董明珠表示,目前格力電器自主研發的裝備已經面向市場銷售,能滿足許多行業的需求。按照規劃,未來格力電器將始終堅持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并不斷以自主核心技術為中國的工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為更多中國企業賦能,走出國產裝備“強心”路,助推中國制造加速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企業擔當
技術創新助力綠色發展
“一個企業的發展不能單以盈利為目的,而是要堅定理想信念,以科技領先創造動力,助力行業與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董明珠強調,在打造“百年老店”的路上,格力電器會始終將社會責任與擔當銘記于心。
今年4月30日,基于光伏技術研究基礎的格力“零碳源”空調技術一舉奪得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最高獎,該技術可使得空調對氣候的影響降低85.7%,提升了中國品牌、中國技術的國際認可度。
格力電器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院長趙志剛介紹,結合光伏新能源和儲能技術的“零碳源”空調技術,是讓空調從“耗電大戶”變為“低碳先鋒”的黑科技。在這一技術上,格力已攻關了十年,產品歷經三代更迭。
“‘零碳源’空調系統,創新并行梯級壓縮制冷、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可降低空調碳排放85.7%。”董明珠說。
事實上,在格力自主創新的33項國際領先技術中,絕大多數都與節能有關。董明珠稱,格力電器始終堅持踐行“讓天空更藍、大地更綠”的發展理念,不斷致力于自主研發綠色節能環保技術,為人類創造更好的人居環境。
今年8月,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為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橫琴區位優勢,提升公司國際競爭力,公司擬將注冊地址遷至橫琴。
對此,董明珠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是國家戰略,格力電器希望積極參與其中,“在這個平臺上,向世界發出中國企業的創新的聲音,讓世界看到中國企業創新的能力。”
■專訪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

南方日報:從2018年總書記視察格力后,這三年來格力電器發生了哪些主要變化?
董明珠:一是我們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能力更強了。二是這三年來我們創新了很多從無到有的技術,比如數控機床領域實現了很大的突破,可以完成高精度加工,滿足了許多行業的需求。目前已經面向市場進行銷售,并接到很多訂單。三是格力對人才的培養,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我們堅定地走自主培養人才的道路,可能付出的時間和成本更多,但對于中國制造業來說,能培育很好的創新基因,對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更具意義。
南方日報:疫情的考驗是否更加凸顯了自主創新對于企業的重要性?
董明珠:疫情給我們帶來了不利的影響,是不爭的事實。但另一方面疫情的發生,也讓我們更加意識到自主創新的重要性,提醒廣大企業要在風險來臨前做更多預知性的判斷,提前布局。
近年來格力電器堅守打造中國自主品牌,疫情對我們的出口的確造成了影響,和一些客戶主要靠郵件往來,但這些影響并不能讓我們放棄自主品牌的發展。我們更堅定了自主品牌的發展道路,我們的夢想就是在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國制造的品牌,這就是我們要堅持去做的。
南方日報:近年來格力電器在青年人才培養方面有沒有一些新的經驗?
董明珠:我們對年輕人培養,就是給他機會,給他平臺,給他試錯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加快培育一批認同企業文化的年輕人。目前格力電器已經涌現出一批90后中層干部,但也并不是說成為管理者才是人才,我們更認同的是在不同的崗位上都要塑造標兵,樹立這樣的人才價值觀。
歸根到底,人才的培養首先應該解決價值觀的問題。如果你沒有家國情懷,沒有責任使命擔當,僅僅是為了“小我”,這樣的人才是永遠塑造不出來。目前格力電器3700套人才公寓已經落地了,這是我們員工應該得到的回報。但我們對員工的關愛,并不在于給你多少待遇,而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年輕人永遠保持追求夢想的激情。
- 下一篇: 四季沐歌閃耀第五屆全裝修產業領袖峰會
- 上一篇: EK低溫熱泵助力貴州永吉印務股份低碳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