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雪球能源環境總經理王飛:別讓高效機房回歸傳統項目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2021年2月1日上午,《四川省集中式空調系統高效機房評價標準》編制組專家團來到四川雪球能源環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探討高效機房評價標準制定。雪球能環總經理王飛陪同專家組積極推進標準制定,但王飛向《暖通空調資訊》傳達了另一份擔憂:“相比于標準的制定,我更加擔心因為行業中的某些廠家和經銷商,將高效機房項目的競爭模式回歸到傳統項目的競爭模式,各種惡性的競爭,從而破壞了市場秩序,也讓這片極具潛力的市場最終沒落。”
王飛透露,編制組專家余南陽教授曾經分享了一組數據,截止2017年,我國的建筑能耗總量達到8.63億噸標煤(tce),約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21%。公共建筑總能耗(不含北方采暖)達到2.93億噸標煤(tce),占建筑總能耗的31%。由此可見,公共建筑能耗在我國的建筑總能耗占有巨大比重,其中中央空調系統的能耗占整個建筑能耗比例約為40%~60%。而制冷機房是中央空調系統中能耗最大也是最昂貴的部分,因此制冷機房高效運行是實現節能降耗的重要切入點。
雪球能環擁有豐富的節能改造技術和實戰經驗,這也是《四川省集中式空調系統高效機房評價標準》編制組特意拜訪的原因之一。對于雪球能環而言,希望暖通空調行業可以在高效機房領域精耕細作,緊跟國家的政策,向節能環保方向前進。但實際耕耘市場過程中,王飛發現很多競爭對手只是在“玩概念”,看似有專業的技術解決方案,但只限于理論,注重營銷,而項目效果往往要在兩三年后才能得到驗證。技術領先的廠家和商家反而因此失去機會,而對客戶而言,一次項目的失敗則會對高效機房徹底失去信任感,擔心又是在搞噱頭,其他廠家和商家再想開拓該客戶的項目將會事倍功半。
對于經銷商而言,想要承接高效機房項目阻力更大。王飛總結道:“很多高效機房項目都是廠家在直接參與,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經銷商在報價和墊資等方面都不具備優勢,兩者不在一個起跑線上。進駐的廠家類型也是五花八門,有做主機的,有做智控的,還有專做節能的公司,他們的訴求點不同,客戶難以分辨,逐漸又變成以價格拼高下。對于經銷商而言,都是不利因素,而要想破局,就必須要有相匹配的專業技術團隊。在雪球能環的團隊中,60%是一線服務人員,這些人員和高效機房銷售人員都接觸過這一領域,可以確保服務能力適應項目需求。對于高效機房項目市場,我沒有過多的規劃和布局,在內部,我認為已經有足夠的實力,所以最終影響能否獲得高效機房項目,更多是外部因素,對于商家而言很難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