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沖擊顯現,銅價春節后能否“翻身”?
發表于: 來自:互聯網
由于面臨宏觀預期變化及傳統消費淡季的雙重壓力,近期銅價振蕩回吐前期漲幅。調查發現,近年來每逢國內春節假期臨近,銅期現貨市場往往都表現弱勢。
進入2021年以來,銅期現貨整體呈現振蕩偏弱態勢,這一定程度上受到宏觀預期、流動性及供需因素的疊加影響,“春節效應”也是重要的推動因素。
事實上,有色行業都具有一定的季節性規律,尤其是中國傳統春節前后,由于有色行業上下游開工截然不同,供需階段性失衡往往導致供需邊際走弱,春節前后銅期現貨市場表現相對弱勢。
“有色行業季節性規律的背后其實是傳統淡旺季因素推動的,也受到長假因素及重量級宏觀事件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國信期貨研究咨詢部主管顧馮達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若按季度來分,銅期現市場往往在一季度春節前后處于相對低位,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銅基差和比價走弱,較為適合產業客戶參與套保套利。
數據顯示,近6年來,以滬銅主力合約節后首日收盤價較節前最后交易日的漲跌幅來計算,2015—2020年為“五跌一漲”,但如果不考慮2020年春節后的極端行情,整體銅價波動幅度較為有限。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負責人程小勇表示,當前銅現貨市場已經進入春節假期模式,銅下游加工需求低迷,部分下游電線電纜企業已陸續停產放假。銅現貨升水和絕對價格都面臨季節性淡季向下調整的壓力,但考慮到持續偏低的庫存和偏緊的銅礦供應等利多因素,預計銅價的調整不會是急劇的,更多將是振蕩式向下調整。
“從季節性表現來看,一季度冶煉廠多維持正常生產,下游加工企業多有7—15天不等的假期,導致庫存出現季節性回升,因此一季度銅市場多呈現供應過剩局面。”方正中期期貨有色研究員劉崇娜表示,自去年4月以來,全球電解銅呈現供小于求狀態,累積缺口持續擴大,隨著銅市傳統消費淡季來臨,一季度精銅市場呈現供需雙弱局面,國內銅市或出現累庫壓力。
StoneX集團分析主管RhonaO'Connell表示,通常銅市會因為中國春節而出現累庫,過去5年一季度的銅庫存平均上升了30萬噸,其中僅1月就約有8萬噸。但2021年以來全球電解銅庫存不增反降,為歷史罕見,表明中國以外的電解銅市場也處于供給緊張的狀態。預計這種趨勢會持續,而且從二季度開始新冠疫苗可能會拉動全球銅市場的需求回升。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不確定性依然存在。記者發現,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一手抓抗疫,一手救經濟”,歐美主要經濟體仍醞釀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以對沖實體經濟長期陷入衰退的威脅。在疲軟的全球經濟現狀和樂觀的復蘇增長預期之間,銅價也面臨著海外宏觀政策博弈及基本面供需擾動等諸多不確定性的影響。
- 下一篇: 【2020年報】華東·安徽市場分析
- 上一篇: 【2020年報】華東·上海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