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供熱技術加持,西安交通大學供熱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入使用
發表于: 來自:建筑環境與能源
經過近兩年的模式創新、技術方案溝通、投入試點運行以及安裝調試,西安交通大學供熱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

該項目總供熱面積為685,000平方米,共分為學生宿舍區、教工家屬區和化工學院區,由3個獨立的鍋爐房負責供熱。鍋爐設備熱負荷總量為39,200kW(56t/h),將負責20,000多名學生和1,000多名教職工的冬季供熱服務。德國威能在該項目中共計使用33臺BMK系列不銹鋼冷凝鍋爐,目前全部33臺鍋爐均正常投入運行。
項目共分為三個供熱區域:
1.學生宿舍區:學生宿舍區的供熱系統包含教學主樓區和全部的學生宿舍,供暖面積約為437,000平方米,其中教學主樓區采用空調供熱,學生宿舍全部為散熱器采暖。原有供熱采用蒸汽鍋爐直接供熱方式,蒸汽鍋爐生產日期為2008年。經過多年的直供式運行,鍋爐內部老舊化程度明顯,熱效率已不足86%,能效體量逐年遞增,同時NOX排放無法滿足國家現行規定。且原有供熱系統熱力分區不平衡,東區建筑總負荷尚有富裕,西區新建宿舍較多,同時又承擔教學主樓的供暖,導致供暖時負荷不均勻,產生了更多的能耗浪費。為了響應國家低氮環保政策要求,改善住宅區整體供熱效果,優化供熱系統分區平衡,實現最大程度的節能減排,該區域鍋爐房改造后共投用13臺德國威能BMK系列不銹鋼冷凝鍋爐。鍋爐房于2020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
2.教工家屬區:整個家屬區供暖總面積約為212000平方米,全部采用散熱器形式供暖。家屬區內共有住宅建筑32棟,多功能建筑5棟,幼兒園一所。鍋爐房內原有設備為2008年投用,到如今熱效率不足88%。為了響應國家低氮環保政策要求,改善住宅區整體供熱效果,降低系統運行能耗,該區域鍋爐房改造后使用16臺德國威能BMK系列不銹鋼冷凝鍋爐,改造后的鍋爐房于2020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
3.化工學院區:化工學院校區內共有4棟學生宿舍和3棟辦公樓,供暖總面積約為36000平方米,全部采用散熱器形式供暖。鍋爐房原有蒸汽鍋爐設備已經嚴重老化,影響正常供熱效果,因此于2019年改為使用4臺BMK系列不銹鋼冷凝鍋爐,是德國威能與校方最早開啟的試點項目。此項目的順利實施和良好的運行效果,為后期的改造奠定了堅實的合作基礎。
合同能源管理類供熱項目,是由經銷商投資建設鍋爐房及供熱系統,甲方負責按年度支付供熱服務費的合作項目。以本項目為例,合同期為15年,通過使用威能一體式冷凝鍋爐,在實現環保改造要求的前提下,實現節能效果,并通過節省能源獲得盈利。每個采暖季的運營數據分析,都將會呈現出威能商用鍋爐的優勢,并起到良好的運行榜樣作用。

本項目自方案設計初期起,就與中聯西北建筑設計院達成了密切合作,為了最大程度優化改造方案,節約改造周期,降低新冠疫情對本項目物流、施工等各方面的影響。最終歷時109天,圓滿順利地完成了全部改造工作,三個供熱區域的鍋爐房均于2020年11月07日正式點火啟動。

改造前后對比
2020年的冬天,又恰逢全國人民迎來了20年不遇的寒冷空氣侵襲。德國威能的冷凝鍋爐抵御住了寒冬的挑戰,在低溫環境下依然保持了強勁的工作狀態。威能相關團隊組織了每日定時定點的室內溫度巡檢,密切關注3個區域共計36個測溫點的用戶反饋,所有測溫區域均得到了用戶的肯定和贊賞。截止至發稿前,本項目整體運行的能耗數據,同比歷史數據節能達26%,預期最終結果可達33%以上。
借由本次項目的契機,德國威能商用鍋爐系列產品必將會在公共機構供熱領域持續吹響前進的號角。
- 下一篇: JOKA:接納、包容、成長
- 上一篇: 原創:加急生產,格力全力為武漢平疫結合醫院建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