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半年報】第二篇:微觀運營分析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2020上半年中國中央空調行業再迎變局,最終以22.2%的負增長率“慘淡”收官,可謂是創下了一個新的“歷史記錄”。不過在2020上半年這樣特殊的市場環境之下,-22.2%的增長率并沒有讓人有太多意外。
當透過重重迷霧看向中國中央空調行業,2019年中國中央空調行業的不景氣還歷歷在目,不少廠家和經銷商正試圖在新一年里調整布局,以獲取新的增長點。不曾想,2019年底,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一下子打亂了原先的計劃,因而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以至于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行業都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2019年經濟大環境的下行已經給行業帶來不少暗流,疫情的加入使得市場愈加艱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GDP增速具體目標,而這也是自2002年以來,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同時,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要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減,重點領域支出要切實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堅決壓減,嚴禁新建樓堂館所,嚴禁鋪張浪費。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政府要帶頭,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
雖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并未制定具體的經濟增長目標,但GDP 增速依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不設目標也不代表經濟增長不重要。國家統計局2020 年7月16日公布,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3.2%,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蘇,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的情況下,二季度這個“轉正”來之不易。
疫情這陣風呼嘯而過,所到之處哀嚎遍野,即便國內經濟形勢正在慢慢好轉,市場好似有回暖跡象,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場疫情之風所帶來的威力,需要各行各業用一年甚至而后幾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對于中國中央空調行業而言,當前的情況只是疫情影響使然下的臨時性“脫軌”,由客觀因素引發的“崩盤”,并不能完全代表和反映行業的發展趨勢。2020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席卷全球,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一定影響,中國中央空調行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值得欣喜的是,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中國中央空調行業幾乎以最快的速度緊密復工復產。由此我們也應該相信,當疫情影響完全消散之后,中國中央空調行業也必將會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一、整體市場特征分析
公裝市場:復工之后趕工,疫情影響不大
不同于市場波動較為明顯的家裝零售市場,領域多元、產品多樣、有一定連續性和承接性的特點令公裝市場在2020上半年并未受到疫情的影響而出現較大波動,反而成為中國中央空調行業平穩發展的壓艙石。即使在疫情期間,公裝市場同樣有部分應用市場的需求釋放,此外,各地市的重點項目也視當地疫情發展適當提前開工。在國內疫情形勢進一步趨穩后,公裝市場從二季度開始迅速從“停工”狀態進入“趕工潮”,相較于暫無明顯起色的家裝零售市場,公裝市場卻似乎迎來了“報復性消費”。對于2020上半年的公裝市場而言,像是市場的“寵兒”,一度被置于“放大鏡”之下。
大型項目小幅震蕩。對于大型工業項目而言,其開工運營受到的影響較小,大型工業項目的屬性決定了其不會出現較大波動。此外,隨著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以及節能環保的嚴格監管,未來工業項目或將成為冷水機的“救命稻草”,涵蓋的行業包括制藥廠、電廠、煤礦、數據中心、各類型制造車間等,其中改造項目和工業集成項目占較大比例,將帶動離心機、螺桿機等產品的發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工業余熱利用項目,隨著環保進程加快,相關大型吸收式熱泵產品、系統解決方案,以及設備的運行管理將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空間。

中小項目投資疲軟。疫情對于中小項目的沖擊是首當其沖的,市場投資信心不足帶來的是餐飲娛樂、教育培訓、醫療美容等為代表的中小項目投資大幅減少,有限的需求在進一步激化供求矛盾的同時更會刺激行業競爭的加劇。這些中小型的商業項目看似項目小,金額低,但是數量龐大,這一方面的損失,還需要等待國內乃至于全球經濟恢復穩定后,才能再獲得持續性的收益。不僅如此,中小項目投資的減少,也直接影響到輕型商用空調產品的需求,讓這部分產品的市場份額進一步萎縮。
“新基建”快速啟動,且風頭正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新基建”快速啟動。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超過25 個省區市發布了“新基建”相關政策,總投資規模達到萬億元量級。“新基建”目標直指科技端和戰略新興領域,具體包括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而這些領域幾乎都離不開“制冷(熱)”。在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面前,中央空調產業在未來充滿機遇。

由老舊小區改造帶動的公共基礎設施改造市場有待進一步挖掘。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建筑標準的要求逐漸提升,在國家大力倡導節能環保的背景下,社會的各種建筑,特別是在人口相對飽和且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一二線城市中,包括公共設施建筑、辦公科研場所、娛樂場所、生產研究建筑、高檔住宅建筑等大型建筑設施的改造項目逐漸增多。在這些公共基礎設施改造中,中央空調作為重要的配套設施設備,已經成為改造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而言,初裝對于中央空調產業而言已經不再是唯一的依賴,隨著所占比例的不斷提高,公共基礎設施改造將成為中央空調產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市場需求。
醫療凈化被推上“風口浪尖”,成上半年“香餑餑”。2020上半年中國中央空調產業受到疫情影響幾乎陷入了停滯,唯有醫院改造以及口罩廠等特殊項目依然可以開展,并且需求巨大。一時成為了整個產業的宣傳支柱和銷售支柱。在疫情的倒逼下,醫療凈化等細分領域的市場規模被充分放大,引來眾多暖通空調企業紛紛入局。以此次疫情為例,無論是雷神山、火神山醫院還是方艙醫院的建設,以凈化空調為代表的中央空調設備都十分“搶鏡”。與此同時,此次疫情中爆發出來的基礎衛生設施的不足以及對于突發傳染性疾病應對能力薄弱的問題徹底暴露,越來越多的會議中也強調了對于公共衛生服務的關注和重視。更多的資源投入在短板補齊的同時,也給暖通空調設備的供應商和服務商拋出更多的橄欖枝。盡管2020 上半年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醫療凈化項目、口罩廠等都是受疫情影響而集中爆發的項目,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被透支的項目。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盡管說疫情促使一大批健康環境改善類項目集中爆發,但需求遠未見底。例如與民生相關的養老院和康復類醫院,在我國的建設程度遠遠未達到民眾需求,國家也在大力倡導此類場所新建,“醫療凈化”類相關的項目依舊值得被期待。
家裝零售:“下行”趨勢難逆,疫情只是“插曲”
自從2018年開始走上“下坡路”,中央空調家裝零售市場就像是坐上了“滑滑梯”,不斷“下行”。在宏觀環境因素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2020上半年的零售市場是“慘不忍睹”,接近40% 的跌幅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雖說在5月份和6月份,家裝零售市場由于報復性消費出現了一小段時間的爆發期,但也僅僅只是曇花一現。從表面上看,2020上半年家裝零售市場的“慘”主要是由于改善型需求的抑制,但是從中長期來看,即使等疫情危機完全解除后,家裝零售市場也很難改變“下行”的趨勢,疫情對于家裝零售市場來說只是發展道路上的“插曲”。
價格端的競爭陷入白熱化。2020上半年,價格原本就已經很透明的家裝零售產品價格進一步“下探”,利潤趨向于“冰點”。因此盡管家裝零售市場在經歷了新一輪下滑后,依然有著較為可觀的市場占有率,但是制造企業以及經銷商為了爭奪有限的客戶資源而在價格端做出持續的讓步,使家裝零售市場空有規模而不具備“經濟性”。
家裝零售渠道業態“百出”。在疫情期間,最熱的詞就是“直播”,曾經進程緩慢的家裝零售線上之路,被疫情這只推手推向線上,作為家裝零售主體的輕商和小多聯產品也開始從線下向線上轉型,勢不可擋。家裝零售渠道業態包含線下渠道(包含專賣店、集成店、KA賣場、建材市場、裝修公司等)和電商渠道,目前盡管傳統線下家裝零售渠道依然是家裝零售市場最為倚重的渠道模式,但不可否認,隨著電商渠道的蓬勃發展,家裝零售渠道的“變局”正在悄悄來臨。雖然對于線上銷售的效果是褒貶不一,但不管如何,相比之前,家裝零售還是大步的走向了線上。同時,網上購物、短視頻、線上直播帶貨等平臺高度契合85后、90后等“新生代”用戶的生活體驗方式,工廠直銷、電商秒殺、無人線下體驗店等活動更是催生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商業模式,帶給用戶全新的購物體驗。雖然特殊時期線上服務對于中央空調銷量提升起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疫情過后所積累的用戶裝修需求或將快速提升,線上服務的效果亦或會集中爆發。


全裝修政策下生存壓力陡增。家裝零售市場與房地產市場有著密切聯系,而連續多年陸續出臺的精裝房政策,其影響有增無減,導致家裝零售市場難以回暖。2020 上半年更多地區全裝修政策的實施,全裝修政策的推行讓精裝配套市場有了新的機遇,同時也讓家裝零售市場不斷陷入窘境。
產品:“大健康”孕育著更多期待
再來看產品層面,在這場凄凄慘慘的疫情危機背后,總有產品能敏銳地嗅到被洪流裹挾下的商機,并因此而受益。此番疫情由于氣溶膠傳播,首先使全國人民都開始關注空氣品質的問題,帶有新風、空氣過濾功能的產品被給予重視,健康類產品的銷售較往年有顯著提升。而健康類產品在家庭領域尚在起步階段,普及度很低,意味著有充足的發展空間。
凈化類產品漸成市場剛需。以醫療、醫藥基礎設施建設等為代表的、相對更為迫切的基礎設施的新建和改造,尤其是醫院的升級改造項目,以及與之同步崛起的大健康行業的發展,給市場帶來利好的同時,也給相應產品帶來了利好,醫療場所及防疫產品廠房的凈化設備需求快速顯現,潔凈式空調機組作為除菌送風的關鍵設備成為醫療相關單位的剛需。以直膨機為例,2020上半年,直膨機的出鏡率居高不下,疫情期間得益于口罩廠及醫院項目數量激增,粗略估算,60%-80%的項目選擇的都是直膨機組。雖然直膨機組并非因疫情而生,是一款常規化的中央空調設備,但直膨機的應用并不只是局限于口罩廠以及醫療醫院,而觀念的改變更加注定直膨機市場短時間內不會蕭條,大健康類設備也將因此而受益。
潔凈功能的需求升級。伴隨著疫情的影響,用戶對產品的舒適度、安全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健康、除菌類為賣點的產品不斷受到熱捧。市場對產品潔凈功能的需求升級將成為中央空調行業發展的新機遇。眾多品牌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紛紛推出具有高溫殺菌的潔凈中央空調產品,以契合消費者的需求。原先在潔凈領域深耕的企業迎來了大展身手的時代,技術派的價值也愈加凸顯。在當下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橫飛的時代里,專注潔凈領域的企業優勢逐漸顯現出來。
智能類產品受到歡迎。每一次疫情或安全危機過后,消費者的消費理念都會迎來一次升級,并給市場帶來新的消費契機。經此一“疫”,長時間居家隔離的用戶對居住體驗感受更深,改善居住品質的愿望也更強烈,消費主力人群的消費理念正在進行一次重塑。在2020上半年的產品格局中,除了潔凈功能的訴求值得關注以外,隨著5G技術的落地商用,物聯網中央空調這類在過去難以完美實現的技術也開始得以實現并嶄露出真正的價值。高效節能的物聯網中央空調,加速了公共建筑節能降耗,對于節約能源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持續推進物聯網中央空調的迭代極有可能成為下一步中央空調企業都必須直面的重要話題。
熱泵兩聯供系統表現堅韌。突然出現的疫情讓市場下滑成為了可看得見的結果,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在市場整體弱勢之下,熱泵兩聯供市場依舊保持著平穩的發展態勢。盡管市場的絕對規模不大,2017年和2018年增速均在50%左右,盡管2019年回落到30%左右,2020上半年不到20%的增長率也讓熱泵兩聯供市場進入穩定的增長期,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熱泵兩聯供市場強勁的發展勢頭。近幾年,國家清潔供暖的政策東風、人們對舒適生活的追求等因素,讓熱泵兩聯供獲得了發展的良機,在北方清潔取暖區域,在南方沒有集中供暖的地方,以及西南、西北等地,熱泵兩聯供都有著旺盛的需求。更多的品牌、技術和產品的入局,消費者對于舒適生活升級的需求攀升,也讓熱泵兩聯供機組成為2020上半年唯一實現了增長的產品。
二、渠道格局分析
在新的市場形勢下,疫情給絕大多數渠道商帶來的實則是“雙重打擊”。一方面,在疫情的沖擊之下,整體市場的容量在逐漸縮小,這對于原先以經營中小型項目為主的渠道商更是提出了加倍的考驗與挑戰;另一方面,不可否認,商家的能力風暴早就問題重重,未來的市場對商家的軟實力和硬實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2020 上半年的渠道格局而言,壓力再次升級,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變化”都是大勢所趨。
渠道扁平化是大勢所趨,代理商面臨巨大壓力。電商渠道的進一步發展在不斷擠壓著傳統渠道的同時,也在改變原有的渠道格局。隨著“網批”、帶貨直播等電商模式的開展,這種新型的模式對原有代理分銷體系帶來巨大的沖擊,代理商原有作用被削弱。原先,代理商具有資金蓄水池、庫存蓄水池、信息、政策樞紐等作用,如今作用卻越來越小,優勢越來越小,代理商在盈虧平衡點附近掙扎。由此可見,渠道層級的減少已是大勢所趨,代理商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
就零售商來說,廠家對于線下渠道的依賴性逐漸變弱。2020年的一場疫情使更多的企業將營銷的重心從線下轉向了線上,且線上營銷渠道、方式不斷“加碼”。在疫情爆發之前,線下渠道對于廠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線上渠道只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如今隨著廠家對于線上渠道的開拓,線上渠道已經成為其有效的補充。在整體家裝零售市場下行的情況下,隨著線上份額的不斷提升,線下市場份額在不斷被擠壓。雖然短時間內線上市場很難撬動線下市場,線下還是占據了家裝零售市場份額的主導地位,但是線上市場上行,線下下行,這是趨勢。長此以往,廠家對于線下渠道的依賴性將會變弱,線下和線上的天平也會隨之發生傾斜。
對于工程商而言,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近幾年,隨著市場的變化,較大金額的項目,無論是政府采購還是企業采購,甲方都傾向于采用設備廠家直供的模式,確保成本和服務的最優。隨著甲方希望和廠家直接采購的意愿增強,部分品牌直銷的占比越來越大,經銷商的作用和空間被壓縮的越來越小。作為公裝市場中關鍵的一環,對于暖通空調及舒適智能產業中的每一位工程商來說,他們的日子也許會因此“從電梯模式切換到攀巖模式”。
三、品牌格局分析
在疫情的影響之下,2020上半年中國中央空調整體市場大幅下滑已成既定事實,在這一波震蕩中,品牌格局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不過頭部品牌的優勢依舊較為明顯,格力、美的中央空調及大金依然占據著行業三甲的位置,但緊隨其后的幾個品牌也在逐漸縮小著與它們的差距。
2020年上半年本報告依然對品牌進行了陣營劃分,即包括歐美系品牌、民族品牌以及日韓系品牌三大陣容。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本報告中的空氣源熱泵專業品牌如中廣歐特斯、紐恩泰等僅統計熱泵兩聯供機組銷量,其他產品不含在內,因此這類品牌整體表現請參考《熱泵產業資訊》的《2020上半年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草根調研報告》。
在歐美系品牌陣營中,麥克維爾、江森自控約克依舊保持著較為明顯的優勢,4.2%和4.1%的市場占有率在歐美系品牌陣營中遙遙領先;在民族品牌陣營中,持續多年由格力、美的中央空調、海爾領導的局面依然未被打破,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憑借著在醫療凈化領域的優勢,天加、盾安、國祥、思科、申菱、雅士、臺佳等民族品牌在2020上半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潛力不容小覷;在以大金、日立、東芝為首的日韓系品牌陣營中,各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相對較為穩定,并未出現大的波動,三菱重工海爾、三菱重工空調、三星、LG、松下、富士通、荏原、江森自控日立萬寶空調等依然有著屬于自己的穩固的市場份額。

總體而言,2020上半年的中國中央空調行業走得踉踉蹌蹌。對于2020下半年乃至未來更長時間的中國中央空調行業而言,走勢尚不能定性,不過從當前的形勢來看,整體行業恢復尚需時日。但可以預見的是,疫情之后,各品牌之間的博弈也許會真正地拉開大幕,一些競爭力弱的品牌將會加速離場,頭部品牌的資源、品牌、成本等優勢將會進一步凸顯。但在消費者主權的時代,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元,對服務的需求也會越來越精細化,那些最先做好準備的企業,無疑將會是最有可能的勝出者,也注定會挺立在下一個市場的潮頭。
- 下一篇: 原創:上演帽子戲法,江西東芝中央空調三店齊開
- 上一篇: 2020中國制冷展會議信息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