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格力直播看今日洛陽:打造制造業創新發展樣本
發表于: 來自:格力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提到洛陽,除了姹紫嫣紅的牡丹盛景,人們當然還會想到歷史底蘊深厚的名勝古跡,如龍門石窟、白馬寺等都讓人心馳神往。
但隨著格力電器直播走進洛陽,這座城市給人的印象開始有所不同。這一次,我們不妨換一個視角,跟著格力的直播去看看洛陽真實的“內在”。

事實上,經過多年發展,作為全國工業重鎮的洛陽已成為全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示范地區。從歷史底蘊深厚的往昔到工業繁茂的現在,洛陽歷史文化遺產中的匠人精神逐漸傳承轉化為現代制造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工匠精神,其中一脈相承的匠心撐起了洛陽古城致力現代化發展的目標。
“十三五”開局以來,在致力打造“制造強市 智造名城”的總規劃下,“洛陽制造”近年為我國的工業助力良多。從“神舟”到“嫦娥”,從“墨子”到“天眼”……洛陽市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為方向,強力推進制造業結構調整,構建“565”特色產業體系、加速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制造領域的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功能加速成長。
可以看到,智能制造已成為洛陽市制造業發展道路上的“新風口”,依托于新基建以及物聯網等新興科技的涌現,智能制造的發展速度讓人驚嘆,并成為洛陽市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在這期間,格力電器與洛陽的牽手恰好成為洛陽制造業積極求變的工業樣本。
時針撥回到2017年9月,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與洛陽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也與洛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訂中國洛陽自主創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簽訂至今,洛陽格力在當地的發展已兩年有余,產業涵蓋范圍也由空調延伸至冰洗項目與智能裝備制造項目,這也完全符合格力電器致力多元化發展的經營戰略。
如前所述,洛陽本身具有的工匠精神已刻進洛陽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無獨有偶,格力電器在研發生產環節中一直秉承著自有的工匠精神。自2012年決定踏足智能制造與高精尖設備領域,格力電器在智能技術上的研發一直“精益求精”,不論是智能家居系統還是機器人、智能裝備,格力電器在多元化版圖擴張上都具備足夠的“野心”。而洛陽格力的投產與興建,也是格力電器繼續完成自身轉型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目前格力洛陽智能制造基地全面投產后,年產值預計可達100億元,年稅收超過4億元,可提供超4000人的就業崗位,并吸收大量的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因此,格力電器與洛陽的牽手不僅是一個企業與一個城市的“情投意合”,更能實現產業集群與助推城市建設的美好愿景。
今年6月28日,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再次到訪洛陽,與洛陽市各領導就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推動項目投產達標開展深度對話。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董明珠到訪洛陽之后,7月1日洛陽格力空調項目迎來首批試產產品下線,與其他空調項目相比,該新項目具備技術上的先進性,共包含200多項技術專利。而洛陽格力整體智能化生產水平已可與珠海格力電器總部持平,同時智能化與信息化水平也是格力全國生產基地的個中翹楚。
作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制造業的持續升級是保證國內經濟平穩運行的關鍵。格力電器與洛陽市的完美結合既是響應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號召,也是推動當地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轉型的有力舉措。
如果說,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以及背后體現的匠人精神積淀成了洛陽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旅游特色,那么,與時俱進的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將成為洛陽一往直前、打造“制造強市”的關鍵支撐。從這一點來說,洛陽抓住了創新升級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