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集中供暖議案再起,對兩聯供市場是什么信號?
發表于: 來自:互聯網
南方供暖的議題近些年一再高漲,從民間到政府層面的關注度也逐漸升溫。日前,從全國人大代表、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處獲悉,今年他將在全國兩會上提交《關于加快發展我國南方百城供暖市場的建議》。

我國淮河以南到長江沿線的“夏熱冬冷”地區,包括上海、重慶、武漢等101個城市(以下簡稱“南方百城”),是我國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地區,是本次疫情的重災區,也是發展“新基建、新經濟”的適宜地區。
周洪宇認為,發展南方百城供暖市場,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愿望。南方百城集聚了14%的人口和27%的經濟產出,該地區冬季氣候陰冷,但受限于南北供暖線設定,未能發展集中供暖。如果不考慮人體舒適度和收入水平提高后對高質量生活的需要,而僅以絕對溫度來決定城市供暖與否,無疑是被歷史規則捆住手腳、削足適履。根據電商數據,2019年家用暖氣片的銷量同比增長430%,主要來自上海、南京、武漢等南方城市。
周洪宇建議加快發展我國南方百城供暖市場。具體如下:
第一,采取先試點、分步走,逐步實施策略。在供暖地域上,第一階段考慮中東部省會和重點城市,優先拓展上海、南京、杭州、武漢、合肥、長沙等大中城市供暖市場。第二階段考慮西部省會和重點城市,向重慶、成都、貴陽等城市拓展。最后覆蓋其他地級市和重點縣域
第二,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相結合,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第三,摸清信息,提前謀劃,規劃先導。
第四,以大項目為抓手,推動清潔供暖示范工程建設。
據了解,早在2016年,湖南省發改委印發《湖南省“十三五”地熱能開發利用規劃》明確,優先發展長沙、株洲、湘潭、岳陽、常德5個市的地熱能開發利用,為建筑供暖制冷,其次是其他9個地州城市。
湖南省淺層地溫能資源豐富,利用這一優勢,湖南積極推進地表水、污水水源熱泵利用,主要采用水源熱泵、地源熱泵、地熱供暖、污水源熱泵等地(水)源熱泵技術,以節能環保的方式為建筑供暖制冷。除此之外,湖南的集中供暖還有另一種方式——利用發電廠的余熱蒸汽實現集中取暖。湘潭市某小區300余戶就是采用這種方式取暖。
除了湖南以外,武漢、合肥等地也紛紛開始了集中供暖,這些集中供暖項目的落地,為南方供暖提供了可能,也是節能環保供暖方式的一種參考模式。但并不意味著所有南方城市均要實行集中供暖,具體還要因地制宜、一城一策。

不僅如此,除了集中供暖的呼聲越來越多。近些年,發展勢頭迅猛的熱泵兩聯供系統也成為不少區域用來解決采暖問題的生力軍,在江浙區域屢屢有上佳的表現。在南方百城其他區域的分散式采暖過程中頗受好評,成為暖通空調產業的增長最快的細分品類。
- 下一篇: 臺佳:逆勢上揚,凈化先行
- 上一篇: 每天0.12元殺新冠,享潔凈?我們來算一筆電梯里的“健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