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采用淺層地熱能每平方米補貼55元
發表于: 來自:地源熱泵網
近日,記者從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獲悉,上海市住建委會同市發改委和市財政局重新修訂出臺了新的《上海市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專項扶持辦法》(滬住建規范聯〔2020〕2號),進一步推進上海市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的相關工作。
本次修訂對建筑節能領域示范類型進行了梳理,將既有建筑外窗或外遮陽節能改造整合融入各類建筑節能示范,形成新建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三種建筑節能示范類型。新修訂的《上海市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專項扶持辦法》新增加了新增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重點扶持、調整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補貼方式。
上海市鼓勵利用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的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對于符合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示范的項目,采用太陽能光熱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45元;采用淺層地熱能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55元。
淺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將在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領域發揮積極作用。上海對符合綠色建筑示范的項目,二星級綠色建筑運行標識項目每平方米補貼50元,三星級綠色建筑運行標識項目每平方米補貼100元。符合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示范的項目,居住建筑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50元;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20%及以上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25元;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15%(含)至20%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15元。

本次修訂還進一步完善專項資金審核程序。針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示范項目,本次修訂要求補貼資金不得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30%,并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財務審計,審計費用由市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出。同時本次修訂還將原辦法中單個項目補貼金額最高1000萬元、600萬元兩檔統一為單個最高補貼600萬元。
上海市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空間廣闊,數據顯示,上海市淺層地熱能適宜區和較適宜區面積約為6765平方公里,占上海市陸域面積的99%。另外,上海地下巖土體溫度適宜,平均值為19.0-20.5℃,處于地源熱泵技術制冷和供暖最佳范圍。
為促進地源熱泵行業規范發展,近年來上海市編制發布了諸多技術規程,包括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地源熱泵工程技術規程》、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淺層地熱能監測技術規程》、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測試評價標準》等規范標準。
加強淺層地熱能關鍵技術研究、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和成果推廣是促進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2017年12月,中國地調局淺層地溫能研究與推廣中心上海淺層地熱能發展研究中心掛牌成立,同期國內首個地熱能資源開發利用信息平臺上線。2019年4月,上海淺層地熱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下一步,上海市淺層地熱能發展將進一步創新開發利用模式,加強全過程管理,深入開展技術創新,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信息服務能力,全面促進上海市淺層地熱能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同時加強在產業智能化升級、長三角地熱資源利用及人才培養服務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共同探尋能源、環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