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源熱泵烘干深受魚鲞加工產業好評
發表于: 來自:臺州日報
隨著東海漁船的全面解禁,沉寂了幾個月的魚鲞加工業重新忙碌起來。這幾天,在溫嶺市松蒼魚鲞專業合作社的加工區,近100戶加工戶忙著處理海產品并曬成烘焙魚鲞。“電壓、電流正常,用電負荷在正常范圍。”9月17日,國網溫嶺市供電公司松門供電所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來到溫嶺市松蒼魚鲞專業合作社,對合作社里的用電設備全面“體檢”,確保用戶安全可靠用電。

魚鲞加工的一道主要工序,就是將經過初步晾曬的海產品放在高溫的密封室里烘干。“之前我們用煤球烘干魚鲞,但灰塵飄揚,不衛生,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也容易造成產品二氧化硫超標。”魚鲞加工戶毛定壽介紹,去年以來,松蒼魚鲞專業合作社在國網溫嶺市供電公司松門供電所支持下,通過電能替代,實施煤改電,采用熱泵烘干技術,高效能烘干魚鲞,不僅加工時間縮短了一半多,還節約了煤炭運輸、煤炭添加、人員值守等帶來的高額成本,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目前,合作社內加工戶普遍采用熱泵烘干技術,這種高度自動化熱泵烘干設備,實現了魚鲞加工行業的‘機器換人’,可以24小時連續烘干,深受加工戶好評。”
“目前這個合作社已基本完成了煤改電,這樣一來,就解決了環境污染大、熱效率較低、安全風險高、勞動負擔重、烘干質量難把握、衛生條件差等問題。隨著熱泵設備的不斷新增,合作社的用電負荷也在不斷攀升。”松門供電所所長助理黃洪方介紹,自合作社開展煤改電以來,國網溫嶺市供電公司主動上門服務,開通“綠色通道”,簡化手續,縮短流程,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對合作社內加工廠的用電設備進行檢查以及開展變壓器擴容等工作,全力助推電能替代工作。
目前,松蒼魚鲞專業合作社共有社員100戶,總用電容量達到了5010千伏安,預計實現年電能替代量約450萬千瓦時,并減少標煤用量1818噸、二氧化碳排放量4486.5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35噸、氮氧化物排放量6.75噸、粉塵排放量122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