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模式”在南方供暖是一種什么樣的存在?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兩會”期間,關于“南方供暖”的話題始終處于熱搜榜前列,足以說明人們對此項工作的關注。而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優秀案例的出現以及可行性方案的實施也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
5月24日,在回答記者有關“清潔供暖”問題的時候,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回應稱,采用傳統的燒煤供暖會造成霧霾,如果都用天然氣就會出現氣荒,直接用電采暖的話費用又太高,這都是一些老大難的問題,清潔能源的推廣就勢在必行。清潔供暖的實用技術已經成為現實,南方地區也可以使用清潔能源實現冬季供暖。全國大約有40多個城市都在積極探索清潔供暖,清潔供暖的推廣勢在必行。
他分享了中節能在南方清潔供暖的現有案例,2015年,貴陽建設了一個清潔供暖項目,就是利用河水冬暖夏涼的規律,采用先進實用技術,將穿城而過的南明河打造成綠色空調送入千家萬戶,可以說實現了冬天供暖、夏天供冷,而且還不會造成河水的污染,為2.1萬多戶居民提供了服務。與傳統的供暖方式相比,貴陽的這種清潔供暖模式可以節省30%到40%,而且用戶的費用可以降低30%以上。
相比于此前周洪宇的提案,宋鑫的此次發言更具有現實意義,經過幾年運行的貴陽清潔供暖項目在技術和能源管理上積累了比較成熟的經驗,能夠很快將相關模式復制到南方其他城市。其中,貴陽模式應用到的水地源熱泵的產品和技術在中央空調領域應用比較成熟,在施工和管理上沒有技術門檻。
宋鑫表示,全國有大量的污水管網、地表江河水源、工業余熱和淺層地熱能等,都可以作為清潔供暖的資源。根據調研,大多都具有規模開發的可能和推廣的可能性。在全國,目前每年新增大約有20億平方米的建筑,其中有1億平方米可以采用清潔供暖。如果全部實施的話,每年可新增節約標準煤66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36萬畝,這種方式既節約能源,沒有污染,百姓還可以少花錢。
水地源熱泵清潔供暖在實施清潔供暖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在大型的集中供暖區域實施,在分散的用戶來說也有著很多的優勢,提供快速加熱、低成本的供暖設施受到越來越多的用戶歡迎。對于相關的課題,暖通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有報道,具體內容請關注(你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的“地源熱泵”嗎?)
從實際情況來說,南方區域水域管網資源豐富,如何有效利用一直有很多探索方式,從貴陽清潔供暖項目可以看出,想要實現南方清潔供暖不能僅僅在討論與建議,而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地現有資源,用多樣化、多元化的供暖方式的滿足當地供暖需求是當務之急。宋鑫在“兩會”期間的發言給南方清潔供暖提供了非常好的解決方案,相信后期在政府和相關企業的推進下會有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