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電初現成效,山西省3月份首次實現采暖期重污染天清零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其中,CO 下降33.3%,PM2.5及 PM10均下降18.2%,SO?下降20.8%, NO?下降15.4%。特別是PM2.5指標改善明顯,11個設區市PM2.5平均濃度連續2個月同比上年全面大幅下降;全省PM2.5平均濃度在2月份環比1月下降48%的基礎上,3月份環比2月再降38%,降至36微克/立方米,達到采暖期單月最低值。
一季度,山西省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7.1%,山西省11個設區市累計新增優良天數102天,其中一級優凈增52天,累計同比減少重污染天數27天,6項監測指標均全面改善,其中,SO?下降34.9%,NO?下降19.6%, PM10下降19.5%,CO 下降17.2%,PM 2.5下降12.8%,O?下降4.5%。
作為中國的產煤大省、用煤大省,山西省的空氣環境質量不容客觀,PM2.5、霧霾等污染在之前較為嚴重,甚至個別城市的污染指數位居世界前列,這極大影響了山西省居民的出行以及身體健康。
在2017年,山西省開展在境內大面積開展了煤改電工程,實現了汾渭平原部分農村的清潔取暖;在2019年,山西省累計完成了30萬戶左右的煤改電項目,極大提高了清潔取暖率;預計在2021年,山西省的清潔取暖率要達到75%,替代600萬噸以上的煤炭。

時間截止2019年底,山西省境內的11個區市已經完成了清潔取暖的改造,累計約為210萬戶,其中清潔取暖率最高的區域是晉中市的榆次區,在2019年10月份就完成了100%清潔取暖覆蓋率,清潔取暖用戶數為101956戶。
山西省宣布將在2020年11月之前,全省關停30萬千瓦熱電聯產電廠周邊的燃煤鍋爐,汾渭平原4市行政區域內淘汰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11個城區的清潔取暖覆蓋率達到100%,其中農村地區的清潔取暖率要達到60%以上。

在冬季供暖問題上,山西省要求各城市大力發展集中供熱、煤改電,擴大清潔取暖的面積,晉北區域的大同市平城區、云崗區、云州區,朔州市平魯區、朔城區,忻州市忻府區、原平市、定襄縣等地區要實現平原地區的散煤清零。
得益于以上政策的實施,山西省的煤改電初現成效,污染天氣大幅減少,天更水綠的良好環境逐漸呈現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