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效”新標上線,將淘汰市場上近40%的產品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 GB34914—2021《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該標準為國家強制標準,用于代替原 GB 34914—2017《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標準,2022年7月1日正式實施。隨著新版凈水機水效標準的實施,次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水利部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水效標識的產品目錄 ( 第三批 )》,凈水機正式納入實行水效標識的產品目錄中,且《凈水機水效標識實施規則》也同時發布。這意味著,凈水機正式被納入水效標識管理制度。

圖源:中國標準化雜志社
據了解,新版凈水機水效標準是在現行標準 GB 34914-2017《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上進行的修訂。2018年11月1日實施的《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是國內首個關于凈水機水效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了反滲透凈水機的水效檢測和計算方法,并將其水效等級劃分為 5 級。該標準設定了凈水產水率的紅線,對于規范凈水行業的亂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著消費者對凈水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各類凈水產品層出不窮,原有的標準已經無法滿足行業發展需要。為此,2019年國家標準委發布了關于《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擬立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將納濾、超濾等凈水機水效指標納入行業標準。
兩個版本標準發布的時間僅僅相隔 3年,但新版水效標準變化很大,說明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緊迫性。原標準只適用于反滲透凈水機,新版標準擴大為納濾凈水機和反滲透凈水機兩種。原標準將水效等級分為5級,且指標只有凈水產水率,最低第5級為≥35% 即1升自來水凈化后產生350毫升凈水,最高1級水效凈水產水率≥60%。新版水效標準水效等級包括凈水產水率和額定總凈水量這兩個指標,各分為3級,最低3級水效凈水產水率≥45%,額定總凈水量≥2000 升 ; 最高1級水效凈水產水率≥65%,額定總凈水量≥4000 升。
作為一項國家強制性標準,凈水機的新水效國標,實現了對主流凈水機技術的全覆蓋,同時還在水效限定值、節水評價值、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等多維度對凈水機的綜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版標準還增加了一個重要指標是額定總凈水量,即在濾芯壽命周期內所能制取的凈水總量。
而根據《凈水機水效標識實施規則》要求,自新版凈水機水效標準實施起,即2022年7月1日起出廠的以市政自來水或其他集中式供水為原水,以反滲透膜或納濾膜作為主要凈水元件,供家庭或類似場所使用的小型凈水機,必須加施水效標識。2022年7月1日前出廠或進口的產品,可延遲至2023年7月1日前加施。水效標識需要標注的產品信息包括生產者、產品規格型號、凈水產水率和額定總凈水量,入選水效領跑者的產品可以使用含有領跑者信息的標識。
也就是說,2023年凈水行業將進入新的一輪更新,如果凈水品牌生產的產品沒能達到國家水效等級,那么很有可能面臨運營風險。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前在售的凈水機產品中,凈水產水率低于 45%的大約占市場份額的 38%,凈水產水率45% -55%的產品占市場份額的 42%,凈水產水率高于 65%的占市場份額 8%,這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后,將淘汰市場上近 40%的產品,進一步規范凈水行業的生產制造,“馬太效應”漸強,相關頭部制造企業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