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家用電器抽檢不合格率19.7%
發表于: 來自:政府采購信息網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了2021年產品質量國家抽查情況的公告。全年共組織抽查檢驗24759家企業生產經營的25636批次產品,發現3079家企業的3120批次產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為12.2%,比上年上升2.2個百分點。
從2021年度國家監督抽查各產品不合格率分布情況看,微型計算機、筆記本電腦、手持式信息處理設備、自行車、一次性竹木筷、塑料一次性餐飲具、嬰幼兒用塑料奶瓶等7種產品抽查不合格率為0%;電熱毯、童車、熱軋帶肋鋼筋等77種產品抽查不合格率小于10.0%;針織內衣、建筑防水卷材、旅行箱包等65種產品抽查不合格率在10.0%—20.0%之間;按摩器具、空氣凈化器、非接觸式水嘴等27種產品抽查不合格率大于20.0%,其中,抽查不合格率最高的5種產品是電熱暖手器、車用汽油清凈劑、電磁灶、滴灌帶、空氣凈化器,分別為65.1%、56.4%、54.1%、48.6%、44.3%。家用電器、家用燃氣用具、水暖衛浴產品等具體抽檢情況如下:
2021年抽查的家用電器包括室內加熱器、電熱水壺、電熱暖手器、家用電動洗衣機、儲水式電熱水器、電烤箱及烘烤器具、電熱毯、按摩器具、電冰箱、皮膚及毛發護理器具、電磁灶、吸油煙機、織物蒸汽機、空氣凈化器、食具消毒柜、加濕器、除濕機、廚房機械、房間空氣調節器、洗碗機、快熱式電熱水器、電餅鐺、自動電飯鍋、美容儀等24種產品,共抽查1763家企業生產的1835批次產品,抽查不合格率為19.7%。電熱暖手器、電磁灶、空氣凈化器、按摩器具等產品抽查不合格率較高,分別為65.1%、54.1%、44.3%和37.6%。
從抽查結果看,24種產品涉及電氣安全項目(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工作溫度下的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接地措施、機械強度、元件等19類)的不合格批次約占家用電器產品不合格總批次的71.2%;房間空氣調節器、空氣凈化器、家用電動洗衣機、電冰箱、儲水式電熱水器、自動電飯鍋、吸油煙機、電磁灶等8種涉及能效項目(能效等級、耗電量、凈化能效、額定低溫制熱消耗功率、額定中間制熱消耗功率、額定中間制冷消耗功率、額定制冷消耗功率、額定制熱消耗功率等8類)的產品不合格批次約占這8種產品不合格總批次的52.9%。電氣安全項目不合格,容易引發漏電、起火等安全事故;能效項目不合格,將增加消費者的用能負擔,影響資源節約。
家用電器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家用電器生產企業對產品標準了解不足,產品設計不合理,如在生產過程中未加裝關鍵保護裝置、選用的電子元器件規格參數不匹配等;二是部分企業為降低成本,少用配件或使用了不滿足標準要求的配件,如沒有選用足夠橫截面積或耐高溫材質的電源軟線等;三是部分企業為提高銷量,虛標產品能效參數。
2021年抽查的家用燃氣用具包括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家用燃氣灶和燃氣采暖熱水爐等3種產品,共抽查431家企業生產的435批次產品,抽查不合格率為7.1%。
家用燃氣用具的檢驗項目涉及安全性能指標和使用性能指標。其中,安全性能指標是指影響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指標,例如氣密性、干煙氣中一氧化碳含量等,使用性能指標是指產品的技術性能指標,例如熱效率、熱負荷等。本次抽查發現不合格問題主要集中在家用燃氣灶產品的熱效率、熱負荷、燃氣導管項目,以及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的熱水產率、熱效率、無風狀態煙氣中CO含量項目上。18批次家用燃氣灶不合格產品中有10批次熱效率項目不合格、7批次熱負荷項目不合格、7批次燃氣導管項目不合格;12批次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不合格產品中有4批次熱水產率項目不合格、3批次熱效率項目不合格、4批次無風狀態煙氣中CO含量項目不合格。
家用燃氣用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企業在產品檢驗環節把關不嚴,進廠零部件少檢或不檢,出廠檢驗項目不全,或檢驗結果不準確,并未能及時發現零部件質量及安裝問題,導致熱負荷、熱水產率等項目不合格;二是企業為降低成本偷工減料,如采用非標準的燃氣導管增加了外接燃氣軟管脫落的風險,以及未安裝熄火保護裝置,如果意外熄火,不能及時關閉燃氣閥門;三是產品結構設計不合理,如燃燒系統設計存在問題,造成燃燒不充分,導致火焰穩定性、干煙氣中CO含量等項目不合格。
2021年抽查的水暖衛浴產品包括便器用壓力沖洗閥、衛生陶瓷(洗面器)、地漏、家用不銹鋼水槽、淋浴用花灑、陶瓷坐便器、陶瓷片密封水嘴、非接觸式水嘴、智能坐便器、衛生潔具及暖氣管道用直角閥等10種產品,共抽查1381家企業生產的1446批次產品,抽查不合格率為12.7%。
節水性能不滿足標準要求是水暖衛浴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節水性能是水暖衛浴產品的重要指標,與建設節水型社會息息相關,一方面影響全社會水資源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影響消費者的水資源消費成本。2021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中,陶瓷片密封水嘴、陶瓷坐便器、智能坐便器、淋浴用花灑、非接觸式水嘴、便器用壓力沖洗閥等產品涉及節水性能,節水性能不合格批次占這6種產品不合格總批次的55.0%。
2021年節水性能不合格占比高于往年,其主要原因:一是近年來部分水暖衛浴產品的水效等級強制性國家標準完成制修訂并于2021年正式實施,如GB 25501-2019 《水嘴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2021年1月1日實施)標準中,流量均勻性項目較上一版本標準的要求明顯提高,由原來的不大于6L/min提高至不大于3L/min,部分生產企業未嚴格按照新標準要求開展生產,導致該項目2021年抽查不合格率達到17.0%;二是水暖衛浴行業小微生產企業居多,企業對外購原材料、配件質量控制不嚴,如選配不符合標準要求的流量調節器和與產品結構不適配的閥芯等零配件,導致水嘴、淋浴用花灑等產品的流量、流量均勻性、水效等級等節水指標出現不合格。
對于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者,市場監管總局已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嚴格依照《產品質量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要求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者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同一產品,嚴防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二是責令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者限期完成整改,并及時對其開展復查;三是依法嚴肅查處抽查發現的質量違法行為,將涉嫌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持續加大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力度,不斷加強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抽查,對抽查不合格率較高的產品采取跟蹤抽查,對消費投訴集中、共性質量問題突出的區域開展專項治理,嚴防嚴控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嚴肅查處質量違法行為,營造高壓監管態勢,壓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規范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