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恒”到底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N恒”到底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沃逸新能源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李志會
——沃逸新能源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李志會
“三恒系統”進入中國市場已有將近二十多年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系統的設計模式也漸趨成熟與靈活,也由此衍生出了更多的“N恒”系統,現在甚至都已經有“九恒”系統浮現在行業的視野范圍。顯然,從廣義上來看,后續延伸出來的“N恒”系統是在“三恒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的技術與設計,希望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為舒適、健康的體驗,為人居環境帶來了進一步的提升。行業中的各個平臺上也充斥了大量的言論與文章,描繪這些系統區別傳統系統的更加舒適、節能、健康、智慧等等特點。然而,這真的是反應出了行業技術的日益創新嗎?對于市場發展又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歸根結底,從其系統的本身來看,“N恒”系統的本質還是恒溫、恒濕、恒氧的三恒系統,但是每個企業對于自身品牌的塑造以及市場策略的不同,使得每個企業都需要一種差異化的方式進行宣傳推廣,這應該才是行業中的出現了各式各樣“N恒”系統的本質原由。當然除此以外行業內還出現了從“恒”到“衡”的表述變化。但是無論哪一種變化對于各個設備或者系統的品牌廠家而言,其本質還是在希望建立自己的獨特標簽,做出差異化的市場策略,借此吸引更多的關注。
但我覺得這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在缺乏標準的市場中,這反而會讓很多消費者在選購時走向誤區。從長遠角度來看,任何一個行業想要做好都需要有共性。如若三恒系統從開始推向市場都叫“三恒”系統,在經過20年的沉淀后,消費者會對該系統有更深的認知與理解。但目前的情況是市場上有了各種各樣的“N恒”系統,在更多的終端消費者還不太明白和接受的前提下,各種各樣的“N恒”系統的區別、定義變的更加復雜,會讓消費者想要深入了解變的更加困難,更難以實現對這個系統的信賴感的增強。

翻過用戶的角度,可以再從品牌企業的角度看看這樣的一個現象。技術是企業的硬實力,技術的沉淀尤為重要。我們老板陳亦境先生從2007年就開始和上海同濟大學合作將德國先進的空調技術和施工工藝引入到中國,并根據中國的氣候環境和生活習慣進行創新改進,為市場提供毛細管生態空調系統產品和解決方案,2009年系統應用于北京外經貿大廈,并在2012年落地第一個家用別墅毛細管生態空調項目,到現在穩定運行近10年的時間。2015年開始我們以沃逸五恒的品牌對外運營,沉淀自己的設備、產品,優化自己的系統,并在2018年榮獲蘇州學技術局頒發授牌“毛細管生態空調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直到2019年我們開始做布局渠道市場的工作。對于我們而言,企業的核心就是在系統技術上的專研和革新。在我們的展廳你可以看見里面擺放著很多換代的新風除濕機,其中的一些除濕機都成為了過去式,到目前為止我們的這系列產品已經更新至第8代。

而新風除濕機只是我們對于系統精益求精的一個縮影,從主機到毛細管網柵、自適應變水溫模塊、IOT控制系統等等一系列產品,我們都具備自主研發生產的能力,且同時能將這些設備進行匹配,從而完成系統集成,并發揮出各產品最佳的優勢。這些就是我們堅持對產品系統不斷升級的見證,我們還是要做一個注重底層技術的企業。也正是得益于在這近十年的時間中對技術的堅持,在2020特殊一年的困難下,通過團隊不到一年時間的努力開拓,與沃逸五恒建立合作的品牌商就覆蓋了全國8個省直轄市,30個城市,總數達38家。截止目前為止其沃逸五恒體驗廳總數已達到18個。所以,做企業擁有核心技術才是關鍵,企業也不應該只注重差異化營銷而忽視對技術的探索與研究,經得起市場考驗的系統才是真正的好系統。